-
乳头短平或凹陷就喂不上?
出处:懿英 发布时间:2015-06-25 阅读数:979
有些准妈妈因为听长辈或朋友说乳头短平或凹陷不好喂,产后就直接放弃哺乳。其实根要不必要。乳头短平或凹陷的妈妈,只要妈妈有信心,找到适当的方式,照样能喂。妈妈在产前不用刻意做准备,包括乳头拉伸的练习,所谓的乳头十字操,或者使用乳房塑形器具来改善。要知道,孩子含住的是乳晕,不只是乳头。妈妈们可以这么做:在产后最初1-2周,只要妈妈和婴儿好好配合,频繁让婴儿吸吮,经过一段时间的吸吮,很多宝宝可以刺激并将乳头拉长,慢慢形成突出的乳头。用手挤的方法将乳晕处充盈的乳汁排出,使乳晕处柔软,可以使婴儿较容易含上吸吮。产后最初几天,如果孩子确实没有办法较好含上,妈妈可以用乳头矫正器或吸奶器将短平或凹陷的乳头吸出,再哺喂婴儿。如果婴儿含乳吸吮上还有困难,可在哺乳顾问的指导下,尝试使用乳头保护罩,帮助含乳,在母婴配合默契之后,乳头保护罩即可停止使用。乳头凹陷的妈妈,建议每次哺乳前、后均应注意清洗乳头,避免因乳头周围残留乳汁及污垢而引起继发感染。
-
哺乳要哺多久?
出处:懿英 发布时间:2015-06-25 阅读数:1023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妈妈们纯母乳哺育6个月,再因应婴儿情况逐渐添加辅食,并持续母乳哺育至两岁或两岁以上。第二年之后,每500ml的母乳仍然能够提供孩子一天所需蛋白质及能量的三分之一,并通过哺乳时的接触,孩子能从母乳中获取母婴日常生活环境中所需抗体和活性细胞,在学步期和幼儿社交发展过程中给孩子提供足够的安全感与陪伴。如果6个月内妈妈临时有事离开孩子,或者需要重返职场,妈妈在离家之前和回家之后马上亲喂,离家期间可以提前通过手挤或吸奶器等方式将乳汁提前移出,请婴儿照护者用杯子或奶瓶哺喂孩子。6个月以上婴儿逐渐添加辅食,亦可按上述的方式,或者直接将辅食安排在妈妈离家期间。我们发现,很多妈妈在产前觉得两年是个漫长的过程,但如果一旦爱上哺乳的感觉,享受与孩子亲密无意的时刻,妈妈们会选择哺喂得更久。
-
如何判断宝宝的有效吸吮
出处:懿英 发布时间:2015-06-25 阅读数:1039
很多妈妈通过电话、微博咨询哺乳期存在的各种问题,当问及宝宝含乳姿势、能否有效吸吮时,大部分妈妈都觉得宝宝含得不错。然而到店之后,我们发现很多情况是宝宝含乳姿势不佳,妈妈怀抱姿势不当,或者妈宝双方配合不好,造成了宝宝吸吮有效率降低,引发妈妈奶乳房长期淤积,又或是妈妈奶少,家人怕宝宝饥饿添加奶粉,造成乳头混淆恶性循环。妈妈们如何判断宝宝是否有效吸吮呢? 妈妈紧抱着宝宝,手托着宝宝臀背部,使宝宝的脸和身体正对妈妈,双方胸贴胸,腹贴腹,宝宝下巴贴近妈妈乳房。 妈妈抱得松松垮垮,宝宝扭着脖子脸转向妈妈乳房,但肚皮朝天。 妈妈抱着宝宝靠近乳房,另一手轻托整个乳房,乳头轻触宝宝嘴唇,宝宝嘴巴张得很大,含住乳头和大部分乳晕,下唇外翻。 妈妈身体前倾并将乳头塞进宝宝嘴里,另一手捏住靠近乳晕的部分,或以剪刀手托住乳房,宝宝只含住乳头,含住的乳晕上面比下面的大,嘴唇往前噘或下唇内翻。 宝宝吸吮时慢而深,双颊饱满,能看到吞咽动作,甚至能听到“咕噜咕噜”的吞咽声。 宝宝吸吮时快而浅,双颊凹陷或紧绷,发出“咂咂”的声音,没有或偶有吞咽动作。 快速有力吸吮后,宝宝会自然放松,看起来满足而有睡意或睡着了。妈妈乳房喂奶前充盈,喂奶后变软,乳头变长或没有太大变化。(如果乳房仍然涨硬要考虑淤积的可能) 吸吮过程中宝宝哭闹,没有饱足感,妈妈乳房充盈感与喂前没有过多变化,乳头变扁甚至出现皲裂等现象,考虑是舌系带过短或乳头混淆造成的吸吮方式错误。只有按需哺育,即不限制哺乳时间,又不限制哺乳次数,妈妈通过哺乳时的身体感受,来逐渐调整哺乳节奏,数周之后妈妈和宝宝的配合就会日渐默契,形成相对稳定的规律,供需平衡则指日可待哟~~
-
哺乳期乳房保健
出处:懿英 发布时间:2015-06-25 阅读数:1073
哺乳期是女性一生中既重要又特殊的时期。这时,乳房从一个美丽、单纯的性器官,转变为宝宝的粮仓,时刻为妈妈给宝宝最珍贵的礼物准备着。整个哺乳期可能是数月,也可能长达3到4年。这个时期里,母乳妈妈们会因为身体荷尔蒙调整、社会角色转变、生活环境变化等原因,承受不同程度的内化与外来的压力。乳房作为一个高度参与哺乳期活动的器官,更是需要得到关爱与呵护。选择尺寸适合的纯棉哺乳内衣。因为泌乳的原因,乳房在哺乳期会增大一到两个size,使其坚挺的乳房悬韧带也会由于乳房在频繁地充盈与松软之间变化而不断伸缩。因此我们需要选择尺寸适合的哺乳内衣,既能够给乳房提供有效的承托,预防下垂,还可以减少乳头、乳晕与衣服之间的摩擦,起到保护的作用。做到按需哺乳。有些妈妈觉得按需哺乳很累,一则判断不了宝宝何时需要哺喂,频繁地哺喂又让妈妈身心疲惫,二则担心过多满足宝宝,会让宝宝需求无度,所以推崇按时哺乳。然而在广阔的大自然里,哺乳动物们是否佩带钟表,又能否读懂表盘上的刻度呢?每个妈妈的泌乳有其各异的规律,还会根据自身条件、宝宝需求,以及对乳房的有效刺激频率进行自我调整,所以只要宝宝想吃(比如有觅乳反射)就哺喂,不要等到宝宝哭闹或烦躁才给TA吃。养成良好哺乳习惯,双侧乳房轮流哺乳。双侧乳房要轮流哺乳,即一次从一侧开始哺喂,下次从另一侧开始哺喂,尽量确保两侧哺喂的频率、时长相对一致,这样双侧乳房都能得到有效刺激,泌乳量也能相对均衡,可以防止因双侧哺乳不均带来乳房大小差异大的情况。确保宝宝有效吸吮。学习并掌握正确的哺乳姿势,观察宝宝含乳,即宝宝需要含住乳头及大部分乳晕。因为如果宝宝只含住乳头而非乳头及大部分乳晕,乳头在宝宝上下牙龈之间,宝宝的吸吮动作会造成舌头及牙龈摩擦乳头,容易引发乳头酸痛、皲裂、水泡等问题,影响后续哺乳。按摩乳房要轻柔,切忌热敷及大力揉搓。乳房皮肤娇嫩,哺乳期间乳腺管充盈脆弱,加上乳房上方及外侧满布淋巴系统,如果此时热敷或大力揉搓,可能会引发皮下组织水肿、乳腺管受伤,增加乳房内部感染风险。妈妈可以在宝宝吸吮时用指腹从远及近地向乳头方向进行环状轻柔按摩,以帮助乳汁更好地排出。尤其乳房肿胀、乳汁淤积情况下切忌热敷及掌揉。谨慎选择、使用吸奶器。选择吸奶器时,尽量购买口碑较好的品牌,并根据自身乳房情况选择罩杯,调用适当的档位,以免使用时过度摩擦伤及乳头、乳晕及乳腺管。乳房肿胀的情况下,可先用手挤奶的方法排软乳晕,再使用吸奶器。乳汁淤积、乳腺炎则勿强行使用吸奶器,以免机械式负压对乳腺管造成伤害。哺乳期乳房清洁建议使用清水。乳头、乳晕表层有大量有益菌,能够起到保护作用。哺乳后可挤出少许乳汁涂抹于乳晕、乳头之上,自然风发即可。切忌用肥皂或酒精等过度清洁,避免引起局部皮肤干燥、皲裂,引发真菌感染。离乳时循序渐进。母乳妈妈可以每3、4天减少1餐母乳,并逐渐缩短每次哺乳的时间,使乳房有节奏地减少泌乳量,预防由于迅速离乳带来的胀奶、淤积现象。
-
哺乳有迷思,可以怎么做?
出处:懿英 发布时间:2015-06-25 阅读数:1030
哺乳看似是妈妈和婴儿两人的事情,但是过来人都知道,没有那么简单,搭建哺乳共同体非常重要。这个网络首先得拉上自己的老公和帮助我们一起照顾孩子的人,这些人可都是天天日日陪着我们的,有时他们的一句话就能打击我们哺乳的信心,否定我们坚持哺乳的信念,所以产前我们很有必要和他们聊聊我们对母乳哺育的想法和计划,设法得到他们的支持和认可,并将产后可能会发生的事情让大家有一定的预期,以免到时有些手忙脚乱。再者,妈妈也可以在朋友圈里找到一两个有共同信念的闺蜜或亲友,了解一下在母乳哺育领域比较权威与热门的网络平台,关注自媒体里的支持母乳哺育的医护人员,找到在当地有经验并得到合法认证的哺乳顾问或哺乳支持中心的信息,以便在需要了解更多母乳哺育资讯和专业支持协助时能得到有效的帮助。此外,如果当地在支持母乳哺育的机构或组织,她们可能会不定期组织线下或线上的活动,鼓励妈妈带来上您的家人和孩子多多参加,您会从同伴的身上学到更多灵活应对哺育的理念和方法,当然,同伴们也能从您的经验中获得能量。
-
乳汁是谁开出来的?
出处:懿英 发布时间:2015-06-22 阅读数:1079
希望纯母乳的妈妈占多数,然而产前做好母乳哺育知识储备的,却是凤毛麟角。新妈妈及其家人要么认为乳汁是等来了,吃吃猪蹄、喝喝鸡汤,等个三五七天,乳汁来了再喂孩子;要么认为乳汁是催出来的,随便请个开奶师,热敷掌揉往往是躲不过,催来的不是乳汁,更多的是新妈妈受损的乳房,和疼痛难耐的泪水。实际上,最初几天的乳汁,不是无为地等来,更不是借他人之手开来。早在孕中期(4-6个月)开始,乳房开始为哺乳做准备,乳腺上皮细胞开始分化成分泌细胞,催乳素使之产生乳汁,乳汁特定成分开始合成,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妈妈会在孕中期就发生乳头开始有奶白色或淡黄色的分泌物。随着产妇生产及胎盘的娩出,孕酮水平快速下降,孕期一直被抑制的泌乳素水平迅速上升,乳汁才开始由内分泌控制转向自我腺体控制,也就是说这个期间不管妈妈是否请开奶师,是否只是无为地等待,乳汁分泌自然启动,这是造物者对哺乳动物最自然美好的安排。由于母体激素水平的变化,触发了乳汁分泌的全面启动,乳房开始感觉肿胀而变硬,开始分泌大量的奶水,这就是我们俗称的“乳汁来了”,有些妈妈在产后2天内就有这种感受,有些妈妈则需要几乎一周左右的时间。虽说这是母体自身内分泌变化所致,这是但这不代表新妈妈只能坐等乳房充满乳汁再哺喂婴儿。这时频繁地哺喂孩子,能够有效排出乳汁,不仅利于母乳分泌,增加泌乳量,还能促进奶管通畅,避免过于胀满的乳房带来的不适感。如果因为疾病或其他原因母婴分离,妈妈可以通过手挤、使用吸奶器或寻找您身边的哺乳指导来帮忙。
-
为什么在孕期乳头乳晕会变大,颜色会变深?
出处:懿英教育 发布时间:2015-06-19 阅读数:1181
一般而言,绝大多数的准妈妈在孕期都会发现原来粉红娇嫩的乳晕逐渐变大、颜色变深,摸起来也比以前硬挺了许多。这正是造物者奇妙的安排。不管准妈妈是否想哺乳,身体自然而然地开始为哺乳做一系列的准备。乳晕上的蒙哥玛利腺体,就是乳晕上那些类似小粉刺的皮脂腺,能分泌润滑物质与抗菌物质,以达到保护乳头乳晕的作用。并在妈妈分娩后产生类似羊水味道的气味,刺激新生儿嗅觉,帮助它准确找到妈妈的乳房。新生儿出生时只能辨识黑白二色,乳晕变大,颜色变深,同样是为了新生儿能找到妈妈乳房,开始人生第一次吸吮而做准备。
-
母乳,新生儿的护身符
出处:懿英 发布时间: 阅读数:1038
母乳来自新生儿最亲近的母亲,拥有丰富的抗感染因子和活性因子,是新生儿最可靠的护身符。母乳中富含α-乳白蛋白,能杀死癌症细胞。母乳中富含乳铁蛋白,促进铁的转运和吸收,通过和铁的结合,抑制需要铁的有害细菌生长,是淋巴细胞必须的生长因子,也能预防发炎,尤其是坏死性小肠炎的发病,促进婴儿自我的免疫系统建设。母乳独有的巨噬细胞、分泌性免疫球蛋白,能摧毁微生物病原体,同时覆盖肠道粘膜的表面,防止病原体的黏附和渗透,能对抗例如轮状病毒、肠道及呼吸道细菌和肠道寄生虫等病毒。母乳中细胞会释放化学介质,会吸引更多白细胞移动到受损或发炎的组织部位,帮助其得到修复并预防再次感染。母乳中独有溶菌酶,会直接攻击病原体细胞的防护墙,并随着哺乳期的延长不断增加其深度,给孩子持续的保护。母乳富含比非得因子,能促进婴儿肠道中的乳酸杆菌的增长,可以抑制造成腹泻的有害细菌繁殖。母乳中有超过130种特殊化合物,阻止病原体攻击肠道,保护肠道不受毒素的侵害。母乳中的脂肪富含脂肪酶,能分解长链脂肪酸,帮助婴儿消化吸收,其中的自由脂肪酸能有效杀死细菌和寄生虫。母乳中的铁吸收率达到50%以上,与配方奶的7%相比优势明显,有帮助婴儿避免过早缺铁性贫血。前6个月完全吃母乳的婴儿,较少出现过敏现象。哪怕是到孩子两、三岁时,母乳仍然能持续有效地预防感染,并在孩子感染恢复时加快孩子的治愈速度。
-
哺乳,女性关爱自己的选择
出处:懿英 发布时间: 阅读数:1056
哺乳,除了能为新生儿提供他们生长发育所需的所有营养,帮助母婴更快建立亲密无间的亲子关系之外,对于妈妈来说,哺乳同样具备多层益处。哺乳能促进产后子宫收缩,加快恶露排出,促进子宫复原,减少产后大出血和产后感染的机会,更有利于妈妈早日康复;不管妈妈在孕期是否计划哺乳,身体都会为此储备哺乳所需的能量。产后哺乳将消耗此部分能量储备,促进妈妈更快恢复产前体重;降低特定形式卵巢癌的比例,以及停经前罹患乳腺癌的机率;降低女性65岁以上骨质疏松以及髋部骨折的机率;产后6个月内按需哺乳,能推迟产后月经的出现,可以减少缺铁性贫血,同时有效抑制排卵,避免产后快速再度怀孕哺乳能随时随地进行,出门时不需要带各种人工喂养装备,妈妈能更灵活地安排自己的出门行程;顺利的哺乳,能让妈妈充满自信,享受身为母亲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哺乳能有效减少婴儿生病的机率,宝宝健康,妈妈们自然是最大的得益者。 除此之外,哺乳也减少了家庭在购买配方奶上的花销,妈妈可以将省下来的钱花在更值当的地方,比如把自己装扮得美美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