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适宜母乳及常见的可以母乳的情况
出处:懿英 发布时间:2016-01-04 阅读数:1141
适宜母乳及常见的可以母乳的情况哪些疾病(情况)不适合哺喂母乳?在已开发国家,只有下列情况不建议哺喂母乳:a. 妈妈的疾病:※人类免疫不全病毒(HIV)反应阳性或艾滋病(AIDS)妈妈※人类 T 细胞白血球第一型病毒 HTLV-1 感染※使用抗癌症药物※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物质--依半衰期而定,须暂停哺乳数小时至数天※药物滥用※尚未接受治疗且仍具传染力的结核病 b. 宝宝为代谢性异常疾病:如半乳糖血症、胺基酸代谢异常等,需使用特殊配方奶。 备注:人类免疫不全病毒(HIV)反应阳性的妈妈,根据最新的研究结果,在头几个月不论是完全哺育母乳或者是完全喂配尣奶,宝宝感染 HIV 机率几乎一样;不建议混合喂食,因感染 HIV机率最高。另外在哺乳过程,需帮助妈妈,避免乳头破皮,乳腺炎的产生。如为有症状的爱滋病患者,可能已在接受多种药物治疗,不宜哺乳。2006 年世界卫生组织后天人类免疫不全病毒以及婴儿喂食技术会议提供了更新的建议,新的证据阐明最合适的婴儿喂食选择应该持续按照母亲个别的状况、她的健康情形以及当地状况而定,但也应该多考量现有的医疗服务。HIV 阳性的母亲应该纯母乳哺育头六个月,除非有可接受、可行的、买得起的、持续的而且安全的代替喂食方式。当替代喂食方式是可接受、可行的、买得起的、持续的而且安全的,则建议完全避免母乳哺育 。 妈妈感冒、腹泻可以继续喂母乳吗?可以继续哺喂母乳,当妈妈遇到外界的各种细菌或病毒时,体内会针对这些病菌产生特异性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 A 到奶水中。同时,妈妈体内的白血球在接触此病菌后,会活化吞噬细胞及淋尕球等到乳房的上皮组织中,分泌抗体到奶水中。这些分泌型免疫球蛋白 A 及抗体在宝宝肠道中因为一种分泌成份(secretory component)的保护不会被胃酸破坏,而可以避免这些病菌进入人体。即使妈妈受到感染或生病时,持续哺喂母乳反而更能保护婴幼儿。哺喂母乳不仅是提供宝宝必要的营养,更是最好的预防针及药物。母乳虽然不是万灵丹,但是哺喂母乳的婴幼儿的确较少生病,生病了也较不严重。在添加适当的固体食物之下,持续的哺喂母乳除了提供婴幼儿必需之营养外,更可以增加婴幼儿对所在环境中病菌的抵抗力。 下列情况仍可持续哺喂母乳※B 型肝炎:若妈妈本身 S 抗原为阳性(+),e 抗原亦为阳性(+),属高传染性,宝宝出生后24 小时内必须要施打免疫球蛋白。之后出生后三至五天、一个月及六个月各注射一剂B型肝炎疫苗。从出生后即可哺喂母乳。感染A 型肝炎或C 型肝炎母亲也可哺乳。※急性传染性疾病:呼吸道,肠胃道之感染,常在症状出现前即传染给宝宝,持续哺喂母乳反而可以将母体内抗体传给宝宝,减轻其可能之症状。※传染性结核病:妈妈接受抗结核菌药物治疗两周以上即可继续哺喂母乳。※泡疹病毒:除非乳房上有病兆,否则仍可持续哺喂母乳。※水痘:只要妈妈没有传染性(水泡皆结痂)后,即可持续哺喂母乳。※抽烟:抽烟可能使奶水分泌减少,处在二尝烟环境下的宝宝哺喂母乳比吃配方奶的宝宝健康。建议妈妈不要在宝宝面前抽烟,在喂奶前不要抽烟。※酒精:美国药物协会建议妈妈的饮酒量不要超过每天每公斤体重 0.5 公克。 以上资料来自台湾母乳哺育联合学会若您需要更详细的咨询和个体化的母乳哺育指导,请联系您身边专业的母乳哺育指导。
-
不再涨奶和供需平衡
出处:懿英 发布时间:2016-01-04 阅读数:1335
喂养一段时间以后,乳房涨奶的感觉越来越少,甚至不再出现,但孩子喂养一切正常,是乳汁分泌不足吗? 还记得乳汁分泌的原理吗?最简单的表述就是:孩子吃,妈妈产。乳汁是通过宝宝吸吮的刺激,让母亲的身体会接受讯息决定分泌多少乳汁的,当孩子吸吮的越多,奶水就分泌的越多。当孩子吸吮的少,奶水的分泌就相对减少,不让妈妈身体有额外产出(额外产出会造成身体的负担)。涨奶是乳房的非正常状态,提示妈妈乳汁分泌过多,同时提醒大脑减少分泌,而供需平衡时,妈妈们会感到乳房不再有充盈的感觉,乳房长时间都处在均匀柔软的状态,即便外出一段时间,过去涨奶的情况也不再快速地出现。这样的感觉非常好,这常常意味着妈妈有更多自由活动的时间了。可是,这样的情况也经常被有些妈妈认为是奶少了,母乳不够了,妈妈们要记得,在宝宝生长发育一切正常的情况下,乳汁跟着孩子的需求走就够了,奶水不需要多,奶水刚好够(供需平衡)就是最好的状态,因为孩子吸吮获得仍旧是充分的(孩子的摄入仍是充分的),而乳房却不再有额外的压力。供需平衡通常不是一个突然的过程,从之前的很容易就涨奶了,到后来的几个小时也没有涨的感受,很多妈妈等过了好久才发现“啊呀,我好像供需平衡了。” 什么时候达到供需平衡?在正常喂养的前提下,每个妈妈供需平衡的时间也不一样。保持正常亲喂,不过多额外刺激泌乳,按需哺乳,就是不断在往供需平衡的路上迈进。对二胎妈妈来说,因为身体有了第一胎的记忆,供需平衡也许来的比第一胎更快速。 当您对自己的乳汁量感到疑惑,而您母乳喂养的宝宝的生长也让您担忧,请寻找您身边的哺乳指导评估您的具体情况。
-
什么是按需喂养?为什么要亲子同室?
出处:懿英 发布时间:2016-01-04 阅读数:1300
什么是按需喂养?世界卫生组织对于按需喂养的释义:根据需要进行母乳喂养——即无论白天或是晚上,婴儿一旦有需要就要进行喂养。那么,需要是什么?在新生儿阶段,孩子胃容量小,需要通过少食多餐的方式获取足够的乳汁,通常新生儿的喂哺次数10-12次,但不设置上限。从子宫出来的孩子对于周遭环境不熟悉,需要更多地在怀抱里寻找安全感。按需也不仅仅只是满足生理需求,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会告诉我们人的需要是多元化多层次的,但对小小婴儿来讲,也许最简单的通过乳房和怀抱与孩子相连接,就能满足他们所有的需要:需要不仅仅是生理上的吃饱喝够有地方住,还有安全舒适被爱和尊重,并由此找到自己的价值。同时,按需也不仅仅是按孩子的需,对妈妈的乳房而言,出生后频繁且不限次数的哺喂对减低生理性乳胀的严重并发症至关重要。因此,当母亲状态也可以接受哺乳时候就要开始哺乳(更要慢慢发现和体察孩子发出需要的信号),建议出生后24小时亲子同室,也方便妈妈及时了解孩子情况抓住孩子的喂养信号,保证新生儿的充分摄入和安全感的建立,为之后的亲子关系建设和持续的母乳哺育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为什么要亲子同室?因为,亲子同室对实现不设置限制的频繁喂哺(按需喂哺)非常有帮助,不但有效减少新生儿低体温低血糖的发生,也减低了生理性乳胀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性,更方便妈妈在婴儿发出需求的早期就给到回应,而不是等到孩子大声哭闹的时候才发觉。等孩子哭闹后在进行安抚和喂养反而会让母亲更加辛苦。一个和母亲在一起的婴儿,他的哭闹总时长远低于在婴儿房的孩子,情绪的平稳程度也更高。建议妈妈选择合适的喂养姿势,保持和孩子相合适的作息,在和宝宝的相处的磨合中,也能帮助新妈妈更快进入母亲角色,建立亲自抚育宝宝的信心。
-
he First Minutes (初生的那段时间)
出处:懿英 发布时间:2016-01-04 阅读数:1119
The First Minutes(初生的那段时间)初生宝宝安静不受打扰的呆在妈妈温暖的身体上,按着自己的节奏,因循本能的召唤展开生命的旅程,生命在母亲温暖的胸膛上启动,那是我们诞生以后最初的记忆。在妈妈身上感受着温暖,寻着羊水的气味(乳晕蒙哥马利腺分泌的味道与羊水相似),在不受干扰和帮助的情况下,宝宝大约需要五十分钟左右后开始吸吮。这便是我们初生的记忆,温暖熟悉,由自己决定的节奏,无以伦比的成就感,还有与母亲最初照面的安静凝视……这份深深的安全感和美好的体验将会跟随我们终生。-------------------------出生后几秒……1、出生10分钟后,宝宝趴在妈妈温暖的胸口。2、过了一会儿,他开始尝试移动,有点像小小的俯卧撑,先朝着他妈妈的左边乳房开始“前进”。3-4、他停下来休息好几次,并吸吮他的拳头和手指。5-6、又是几个“俯卧撑”,30分钟的时候他向右边乳房移过去。7、妈妈和他互相凝视着。8、因着熟悉的羊水味道,他继续吸吮着他未清洗的手,从未清洗的乳房传来的相似的气息引导着他“前进”。9-10、他开始张嘴含乳头,这将提升母亲催产素分泌的水平。11-12、他找到了一个含接乳晕的好位置,大大地张开嘴巴。13、大约50分钟左右,他开始在乳房上吸吮并和妈妈对视着。14、妈妈和宝宝都张大了他们的嘴巴,谁在模仿谁?愉悦满心,芬芳满庭我们与您,一路同行
-
母乳哺育的正确开始,请点击这里:正確含住乳房,出生立即接触,母婴同室,按需喂养……
出处:懿英 发布时间:2016-01-04 阅读数:1497
母乳哺育是一種既平常又自然的餵食嬰幼兒方式,人奶是特別為人類嬰兒所製造的奶水。從牛奶或大豆所製成的配方奶(大部分的配方奶甚至所謂特製的配方)僅是表面上的相似,不同於此說法的廣告其實是誤導大眾的。對大部分的母親來說,母乳哺育應該是一件既簡單又不麻煩的事,好的開始能確保媽媽和寶寶在哺乳的歷程中都有極美好的體驗。絕大部分的母親可以完美地純母乳哺育他們的寶寶六個月,事實上,大部分的母親所生產的奶水都超過實際所需。不幸的是,太多的醫療保健機構仍保存舊式醫院的瓶餵習慣,使得母乳哺育對太多數的媽媽或寶寶而言變成是困難,甚至不可能的事。要正確而適當的建立起哺乳習慣,在最初幾天是非常重要的。當然,即使有蠻糟的開始,很多媽媽和寶寶還是能克服。母乳哺育的訣竅就是要讓寶寶正確的含住乳房,如果寶寶能正確的含住乳房,那他就能獲得足夠的乳汁。乳房含得不好的寶寶是很難獲得乳汁的,尤其是當母乳量还不大時。錯誤的含奶方式就像是給寶寶一個奶嘴洞太小的奶瓶,即使奶瓶內裝滿奶水,寶寶卻沒有辦法吸到很多;如果寶寶沒有正確含住乳房,也有可能造成母親乳頭疼痛;而且如果寶寶沒有得到足夠的奶水,他會一直黏在媽媽的胸部,如此更加重乳頭的疼痛。下面的一些方法,可以讓母乳哺育更簡單:1.正確的含住乳房是成功的重要關鍵這是成功哺乳的秘訣,不幸的是,太多的媽媽接受不知道什麼是正確含住乳房姿勢。如果人家告訴妳寶寶含得正確,但是妳還是覺得乳頭非常疼痛,那就要開始懷疑其可信度,並且趕快找真正懂得的人幫忙。在妳離開醫院之前,應該要確定寶寶有正確的含住乳房,並確實從妳的乳房獲得乳汁,而且你要知道如何判斷寶寶有從乳房吸到乳汁﹙嘴巴張大–暫停–合起來的吸吮型態﹚如果妳和寶寶已經離開醫院卻還不知道這些,趕快找有經驗的人幫忙。有些醫護人員會告訴媽媽當餵奶疼痛時,表示含乳沒含好,所以媽媽應該讓寶寶離開、再重新含上。又是这不是個好主意,有些情况下乳頭疼痛通常會慢慢變緩和,所以媽媽也可以在下次哺乳或餵另一邊乳房時再修正,如果过于一再地讓寶寶離開、重新含上,很可能會加倍疼痛和傷害。2.寶寶出生後應該馬上接觸大部分的新生兒可以在出生後幾分鐘內就躺在媽媽的懷裡。事實上,研究發現只要提供這樣的機會,許多幾分鐘大的寶寶會開始從媽媽的腹部爬向乳房,自行含住乳房並開始吸吮,這個過程可能持續一個小時或是更久,但是這段時間應該儘量讓媽媽跟寶寶在一起,好讓他們開始學習適應彼此。有這種自己含住乳房經驗的寶寶可以少掉很多的哺乳問題,而這個過程媽媽並不需要花什麼力氣;通常沒有這麼做的藉口是媽媽在分娩後太累了,這真是無聊而無知的藉口。順便一提,研究也指出媽媽和寶寶間的肌膚接觸能幫寶寶保溫,效果就像在保溫箱里一樣。順便一提,很多嬰兒在這時間內不含乳房也不吸奶,一般而言,這不是一個問題,等待嬰兒自己開始哺乳並無妨,即使嬰兒沒有含住乳房,肌膚接觸對嬰兒及母親都有好處。3.母嬰同室絕對沒有任何醫療上的原因需要分開健康的媽媽和寶寶,即使是短時間也不需要。例行性隔離媽媽和剛出生的寶寶已經是過時的事了,而隔離的原因只不過是要讓父母知道是誰在控制一切(是醫院而不是父母)。而且常常因為有些似是而非的理由,像是寶寶出生前就排出胎便;一個產前排出胎便的寶寶在出生幾分鐘後如果表現不錯,那通常之後都不錯,不必放入保溫箱再做幾小時的「觀察」。沒有證據顯示媽媽與寶寶分開後可以獲得比較好的休息,相反地,媽媽和寶寶在一起反而可以好好地休息而比較放鬆。他們學習如何有同樣的睡眠節奏,如此,當寶寶醒來要吃東西時,媽媽自然會跟著醒來。但是如果寶寶在別處,當他醒來時,媽媽可能仍在熟睡中,被叫醒時會覺得疲憊。如果媽媽已經學習如何躺餵,她更能得到較好的休息。寶寶在開始哭之前會有一段長時間表現出準備要吃奶的樣子,像是呼吸改變或是伸展手腳,這時媽媽會從淺眠中苏醒,然後這個平靜的寶寶會滿足地吃奶。如果寶寶在嘗試吸奶前已經哭過一陣子,那即使他很餓了,還是可能抗拒吸奶。我們應該鼓勵媽媽和寶寶在醫院時就睡在一起,這種方式可以讓媽媽同時哺乳與休息。哺乳應該能讓人放鬆,而不是疲累。4.不要給寶寶人工奶嘴「乳頭混淆」是否存在仍有些爭議。寶寶會選擇能給予快流量奶水的物品而可能排斥其他的。因此,在剛開始的幾天,當媽媽只有製造少量的奶水(這是自然的),而寶寶卻從奶瓶(這是自然的嗎?)得到快速的奶水供應,那麼他會傾向於較喜歡這種快速滿足的方法。你不需要是一個火箭科學家就可以了解這個情況,但是很多應該要幫助妳的醫療人員卻好像不知道。注意,被混淆的不是嬰兒,乳頭混淆還包括很多的問題,像是寶寶沒有辦法好好吸吮乳房,那麼他就沒有辦法順利獲得乳汁,及/或媽媽乳頭會疼痛。但是即使寶寶「接受兩者」並不表示奶瓶沒有負面的影響。就算是寶寶需要另外的補充,還有其他方法可以選擇,那麼為什麼要使用人工奶嘴?5.不限制哺乳的時間和頻率如果寶寶喝的好,就不會一次吸個幾小時才能获得足够乳汁。如果有這種情形,通常是因為寶寶沒有含好,所以沒有吸到已經存在的奶水。尋求協助修正寶寶含住乳房的姿勢,並以正确方式擠壓乳房讓寶寶得到更多的乳汁,擠壓乳房對於產後頭幾天初乳的順暢流出很有助益。安撫奶嘴、奶瓶或把寶寶放在育嬰室並沒有幫助,寶寶正確的含住乳房才有幫助。6.很少需要使用添加的水、葡萄糖水或配方奶讓寶寶正確地吸奶並且得到所有的奶水,可以避免大部分的添加物。如果有人在沒看過妳的哺乳情形就告訴妳需要另外的添加其他食物的話,尋求其他瞭解情況的人協助。寶寶很少需要額外的添加物,大部分是醫院的工作人員為了方便而建議補充的。如果需要補充,那麼要求他們利用哺乳輔助器,而不是杯子、手指餵食、針筒或奶瓶。最好的“添加物”就是妳的初乳。在剛開始幾天幾乎不需要配方奶。7.免費的配方奶樣品和配方奶公司文宣對妳沒有好處。這些「贈品」的唯一目的就是要妳使用配方奶,這是非常有效但不道德的推銷術。如果妳是從醫療保健人員處拿到這些東西,那麼妳應該懷疑他/她的哺乳只是和他/她對哺乳的用心。或許妳會這麼認為:「但是我的寶寶吃不飽,他需要配方奶!」但是,更可能的是妳只是沒有獲得適當的協助,寶寶也只是沒有吸到乳房中已經有的奶水。即使妳真的需要配方奶,別人不應該建議一種特定的品牌並給妳免費的試用品。妳要尋求的是有用的幫助,配方奶試用品對妳根本沒有幫助。在一些情況下可能無法很早開始哺乳。然而大部分的醫療原因(如母親的藥物治療)並不需要停止或延遲哺乳,你得到只是錯誤的訊息,你需要尋求正確的協助。其實早產兒可以開始哺乳的時機比多數醫療保健機構所准許的時候早得多。事實上,研究已經非常明確顯示,對早產兒直接哺乳比瓶餵更不吃力。Dr. Jack Newman's Guide to Breastfeeding (在美國書名是 The Ultimate Breastfeeding Book of Answers)若对您的哺乳情况感到疑惑,请咨询您身边专业的母乳哺育指导。-----------------------愉悦满心,芬芳满庭我们与您,一路同行
-
平坦的乳头(Flat nipples)影响哺乳吗?
出处:懿英 发布时间:2016-01-04 阅读数:1121
平坦的乳头(Flat nipples)婴儿是含住乳房而非乳头。若婴儿能够良好的含乳,则乳头的外形扮演配角的角色。平坦的乳头不一定会导致母乳哺育问题,婴儿正确的含乳和吸吮才是最重要的。在很多案例中,平坦的乳头在适当的刺激下,通常可以凸出来。一名含乳良好的婴儿,即使乳头是平坦的,他也能够刺激及排空乳房,因此并不会有乳头疼痛或乳汁量的问题。若因乳房过度肿胀、绷紧而使乳头变得平坦时,可在喂食前用手挤奶或以吸奶器吸出一些母乳,可使乳晕变得较为柔软,以帮助婴儿可以更容易含乳。早期且频繁的哺喂母乳,可以协助婴儿学习正确的含乳和吸吮技巧,减少涨奶时含乳困难的情形。在哺乳后,平坦的乳头通常会维持凸起一段时间,有时候母亲们表示,她们的乳头在怀孕或生产前是平坦的,但在长时间的哺乳后乳头就凸出来了。图片中的母亲能持续完全以母乳哺喂两个小孩。她会在喂奶前先以手刺激乳头。这里的三张图片,都为同一位母亲。
-
新生儿神奇的反射反应,妈妈你知道吗?
出处:懿英 发布时间:2016-01-03 阅读数:1109
把宝宝放在胸前,他就会咂吧咂吧吸奶;伸出一个手指头,他就会紧紧地抓住;挠挠脚底板,小脚趾就会散开又蜷曲起来……新妈妈一定惊讶于宝宝这些反应,其实这些都是小家伙的天赋本能!是不是觉得很好玩?迫不及待想试验下吧?吸吮反射又称觅食反射,轻抚新生儿的面颊,他会转向受刺激的方向上,张开嘴巴,准备吮吸。这个反射能让宝宝找到乳房的位置,所以吸吮母乳是宝宝的天赋本能!当宝宝3~4个月后,会学习、认知到肚子饿时,就会用哭来表达,吸吮反射便慢慢消失了。惊跳反射又称莫罗反射,当受到突然或巨大声音惊吓时,宝宝会伸展四肢和手指,背部伸展或弯曲,头后仰,然后双臂互抱,拳头攥紧,放于胸前。这种反射在4~6个月后会自然消失。足趾反射又称巴宾斯基反射,如果妈妈在宝宝的脚底板上,用手指从脚跟向前轻划到脚趾,你可以发现他的脚趾会呈扇形散开,然后又蜷曲起来。这种现象存在于宝宝6个月到两岁之间。点击底部“阅读原文”报名【第一口】课,让妈妈轻松开奶,顺利走上母乳哺育之路!企业官网:http://www.yiyn.com.cn企业地址:中国上海市浦东新区巨野路646号首层企业电话:021-58526863 / 4008 217 377新浪微博:@懿英教育机构 / @悦芳庭妈妈会所
-
给孕妈妈的一封信
出处:懿英 发布时间:2016-01-03 阅读数:1033
给孕妈妈的一封信亲爱的孕妈妈: 您好! 从B超里第一次听到胎心开始,你就为“妈妈”这个角色做准备,然后开始与自己的身体有些小分歧,孕吐,恶心,敏感。。。。。。 体重发生改变,夜晚睡不好,动作变得越来越缓慢,皮肤开始长妊娠纹,甚至开始有色素沉着。还要为每一次产检里的检查而担心。。。。。。。直到在镜子里看到美妙的孕妇侧影,种种辛苦,以前娇气容易生气的小女生开始有勇气去承担这些。 身体里就是有那样一句话,在支持你。“要做妈妈啦”,就是这样小小的幸福感,让你坚持孕期的每一天。 从怀孕开始,您与宝贝就像开始一趟旅行,会遇到各种风景,预期或不预期的。如果,有与你同行的伙伴,会不会有不同?我们一起路过孕期检查,一起糖筛,一起感觉胎动与心跳! 握你的手,与你同行!只为平安见到Ta!祝您与宝贝安好! 孕妈妈:Vivi
-
新妈妈乳头疼痛敏感怎么办?
出处:懿英 发布时间:2015-07-11 阅读数:1093
新妈妈在宝宝出生后的头几天哺乳时可能会出现乳头酸痛感,很多妈妈在产后不能坚持哺乳,其实乳头疼痛就占了一部分的因素。正常情况下,在宝宝出生后3-4天能可能会出现短暂性乳头酸痛,往往是在喂奶一开始痛,之后就不痛了,这种疼痛是比较轻微的痛,妈妈一般都可以承受。如果是持续性乳头酸痛,并在宝宝出生后一周还是一直痛,甚至照成乳头皲裂,就必须要找找原因了。哺乳期乳头疼痛可能是以下原因引起的:一、 妈妈抱宝宝的哺乳姿势不对容易造成乳头酸痛,在喂奶时,宝宝没有紧贴妈妈,宝宝在吃奶的过程中,一直牵拉妈妈的乳房。是初产妇的乳头更加薄嫩,乳头皮肤比较娇嫩,久而久之容易造成乳房酸痛。二、 婴儿吸吮不当引起也是造成乳头疼痛的最常见原因。宝宝在吃奶时,含乳姿势不对,未将足够的乳晕含住,而只是含住乳头前段,这样反复吸吮导致乳头疼痛。三、 乳头皲裂通常是由哺乳姿势不当或宝宝含乳姿势不对造成的,当宝宝在吸吮时,母亲感到乳头呈针刺样尖锐性疼痛,就有可能是乳头皲裂。通常疼痛感比乳头酸痛要厉害。四、 乳头过度清洁,特别某些易挥发水份的药物也会也会导致乳头疼痛或皲裂。五、 婴儿舌系带过短,会影响宝宝含乳,吸吮时舌系带反复摩擦乳头,导致乳头酸痛。六、念珠菌感染造成皮肤灼热状针刺痛并伴有酸痒。我们建议在孩子情绪稳定时就开始喂养,而不要等到孩子哭闹时候再喂奶,因哭闹时孩子含乳可能过于焦急而让妈妈乳头酸痛率提升。如果是乳房涨硬时,可用手挤的方式先挤出一些乳汁,待乳晕变软后再让婴儿含吮。妈妈要学习正确的哺乳姿势和宝宝含乳姿势,喂奶时,让宝宝含住大部分的乳晕,避免宝宝过度牵拉乳头和乳房。吃的时候先喂疼痛轻的一侧乳房,如果乳房有伤口,尽量减少孩子含乳的时间,加速伤口愈合。移出乳头时轻轻按压宝宝下颌,或者用手指伸进孩子嘴角打开上下颚之间的缝隙,接触口腔负压,移出乳头,切勿强行拉出乳头。乳头皲裂的情况在完成哺乳后,可以挤出一些乳汁,涂抹在乳头和乳晕上,并可伴随使用滋润的乳头膏,若有伤口也可根据情况使用抗菌药膏。平时尽可能避免衣物对乳头的摩擦,保持干爽。若怀疑念珠菌感染或舌系带过紧,可请医生判断。哺乳不应疼痛,若有疼痛情况请及时与您身边的哺乳指导联系。
-
顺产哺乳姿势
出处:懿英 发布时间:2015-07-11 阅读数:1043
对于顺产的妈妈,正常情况下哺乳会比剖宫产妈妈容易一些,但有的顺产妈妈会有会阴侧切口,所以不能久坐。对于顺产妈妈常见的哺乳姿势有以下几种:1. 侧卧式。这个姿势最舒服,妈妈也很方便省力,一般刚生产完月子里的妈妈用的比较多。妈妈侧卧,孩子对着妈妈的胸口侧卧吃奶,乳头对着孩子鼻子的位置。为了让哺乳更舒适,可以准备多准备几个个枕头,分别垫在在妈妈的头部、背后和两腿之间,同时也记得把一只枕头放在宝宝的背后。孩子的背部有支撑能更好的贴近母亲,更稳定地吃奶。2. 半躺式。这种方式在妈妈刚生完孩子,会阴部有伤口,很难坐正喂奶,以半躺式的姿势喂哺宝宝会舒服很多。喂奶时把宝宝横倚着妈妈在的腹部,宝宝紧贴着妈妈,并让宝宝的脸朝向妈妈的乳房;妈妈在医院里的时候可以摇高床背,或在妈妈背部用枕头垫高上身,斜靠躺卧;妈妈抚住宝宝背部或臀部,也能给宝宝稳定支持力,也可让半趴在妈妈身上,此时蜷起的双腿上也可以垫一个垫子帮助孩子的脚有更近距离的着力点。3. 摇篮式。对于有会阴伤口的妈妈,不宜久坐,如果要这样的哺乳姿势,可以在妈妈屁股下面垫个软垫。在有扶手的椅子上坐直,可以借助腿上的枕头和踩着的脚蹬,让宝宝的头部枕在你的手肘窝位置,用前臂和手掌托着孩子的身体和头部。让宝宝面向着你,肚子对着妈妈的肚子,脸对着乳房,宝宝的一只手,放在妈妈胸前,另一只手绕到妈妈侧面。4. 橄榄式。坐时同样要在椅子上放个软垫,比较适合妈妈乳头疼痛、或者乳头破损时减轻疼痛的姿势。与摇篮式抱法,但喂右侧时用右手托,喂左侧时用左手托。用妈妈的手支撑宝宝的身体,让宝宝的脚放在妈妈的背后。5.平躺式。妈妈也可以让家人协助平躺式哺乳,在哺乳侧腋下放一个较硬的枕头,让宝宝斜趴在妈妈的乳房和枕头上,妈妈可以用手护住宝宝的背部和臀部。无论哪种哺乳姿势,妈妈在尝试后,要选择自己和宝宝都舒适、轻松而且宝宝愿意接受的哺乳姿势,接着哺乳一起享受母子亲密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