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BCLC专栏】孕期按摩乳房会不会帮助产后乳房更畅通?
出处:懿英 发布时间:2017-11-06 阅读数:1023
|受妈妈帮邀请,此答疑/课堂内容首发于妈妈帮母婴APP平台@棉花花问:有不少人都说怀孕的时候要多按按乳房,产后乳腺才更畅通是吗?我咋觉得那么不靠谱呢?答:我和你同感,多少懂一些泌乳机转的妈妈们都明白这其实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目前也没有实证证实孕期按摩乳房对产后乳腺组织和泌乳量有帮助。想要乳腺更畅通、喂养顺利,关键是对母乳喂养要有正常的认识,生产后即刻哺乳,喂的方法对,频率也要够,哺乳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大部分时候,哺乳期乳房出现不适是因为不适当的喂奶方法和错误的处理方法导致的。在孕期,如果乳房酸胀、疼痛让您感觉到很不舒服,适当轻柔的按摩和温敷可能会让乳房舒服一些,但为了产后乳腺更畅通和泌乳量更多而去按摩,是不科学的。
-
【每周好视频】哺乳“镇痛”法之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怕痛啦!
出处:懿英 发布时间:2017-11-06 阅读数:1157
宝宝在接种疫苗、生病需要做一些检查项目时,总免不了因为疼痛或者紧张哭的伤心欲绝,此时的爸妈心里也不是滋味儿,打在儿身,疼在爹娘心其实也不止是宝宝,我先生在常规体检前的一个月就已经表现出了对抽血的焦虑。如此正常的反应成人可以靠坚强的意志力“忍”,宝宝只能被迫承受吗?或许你和宝宝在下次接种疫苗或者抽血时可以试试“Tetanalgesia”镇痛法。看过这个视频,一定有收获!发现特别之处了没?原来在抽血时母乳喂养,宝宝就放松多了!“Tetanalgesia”镇痛法就是指利用母乳喂养达到“镇痛”的功效。其实生活中已经有很多妈妈不知不觉把这种技巧用的恰当好处,不小心磕碰或者受到惊吓后第一时间喂奶可以安抚宝宝的情绪;宝宝做B超时妈妈俯身喂奶,虽然冰凉的探头在宝宝身上游走,因为母乳喂养宝宝开始“配合”医技人员了。本能使然让我们做出这些应对措施,作为实践者我们只是没有像儿科医生M. Merino和J. Bravo一样创造了新词汇把这种哺乳镇痛法定义为“Tetanalgesia”。世界卫生组织在降低疫苗接种疼痛的要点中明确建议: 在接种时和接种后建议及时给予母乳喂养[1]。这种镇痛方法被应用于采集足跟血、抽血、静脉穿刺、肌肉注射等医疗操作中。 WABA 2014年世界母乳喂养周大赛获奖照片Tetanalgesia之母乳可以“镇痛”母乳中富含丰富的寡糖,是牛奶的10倍,可以降低宝宝的感染和炎症的发生,多项研究表明它还有另一个作用就是“镇痛”。[2、3]Tetanalgesia之母乳喂养可以降低宝宝的压力肌肤接触和非营养性吸吮可以有效的降低宝宝的压力感受,给予宝宝充足的安全感,母乳喂养的过程轻松实现了这两个行为。相对顺利的过程也缩短了宝宝暴露在这种压力下的时间。Tetanalgesia之母乳喂养可以降低妈妈的焦虑在很多情况下,宝宝的压力常常是由焦虑的照顾者传递来的,母乳喂养同样可以降低妈妈对这个原本不可控事件的焦虑感,喂养过程中还会产生减压的物质“内啡肽”和“催产素”,哺乳同样也让妈妈逐渐放松。Tetanalgesia之医护人员操作更顺利宝宝相对平静的状态避免了医护人员操作的失误,流畅的执行操作有利于降低疼痛度并避免了其他伤害(如二次穿刺)的发生。 ▲图片来源:http://t.cn/R5CSfqn母乳喂养不仅仅是吃饱,在孩子疼痛时,更能激发宝宝无限的潜能,原来他从小就可以平静的对待创伤。“宝宝要打疫苗喽,妈妈喂你。”参考文献:1、Summary of Key Points:WHO Position Paper on ReducingPain at the Time of Vaccination September 20152、Analgesic effect of breast feeding in term neonates: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BMJ 2003;326:133、Breastfeeding reduces pain in neonates. Potter B 1 , Rindfleisch K .J Fam Pract. 2003 May;52(5):349, 352.推荐阅读:【IBCLC专栏】听说睫毛上涂母乳会又长又浓密?【泌乳新知】风湿类疾病/全身性红斑狼疮妈妈的哺乳问题啊哈!原来母乳喂养还有这么好的益处!你有用过Tetanalgesia“镇痛”法吗?在孩子进行疫苗接种或某种检查治疗时有运用母乳喂养来安抚治疗中的孩子吗?快快分享给俺们,一起来学习
-
【IBCLC专栏】我是如何实现肌肤接触和晚断脐的?
出处:懿英 发布时间:2017-11-06 阅读数:1159
对,就是我!我是胡婷,我在深圳一家从未实行肌肤接触的三甲公立医院不仅实现了剖宫产后肌肤接触还实现了晚断脐!(点击蓝字了解相关知识)很多人都很好奇我是怎么做到的,结合自己的经历给大家总结出来几个建议哈,但同时也希望大家伙一定要补充给意见❗❗ 为后面的孕妈妈们多积累些信息与点子❗❗ 提前学习靠谱知识,先确定可行性这是重中之重!一定要确保自己掌握的知识和信息是靠谱、专业的,尽可能的了解周全、切合实际。绝大数的生产都可以肌肤接触,但正如【每周好视频】剖宫产也可以肌肤接触 | 国内现况调查里讲到的极少数情况,母婴双方特殊情况需要紧急医疗介入时,就需要以治疗为最紧要,肌肤接触暂时推后。同时强烈建议大家多收集一些权威机构或者知名医疗机构的各种肌肤接触成功案例及晚断脐的文献内容收藏在手机里,适时拿出来请教下医生的看法,方便和医生的沟通和理解。关于案例我的看法是:中国的案例比国外的更有说服力!普通人的案例比名人的更实际!家人统一战线和想法!生孩子绝对不是女人一个人的事我们脑补一下,如果你跟医生提出想要产后立即肌肤接触这样“新颖”的想法时,医生还没开口,家人就直接噎了你一句:"你可拉倒吧,别折腾了……“,这……这比医生不同意还恼火不是吗,所以提前跟家人沟通,听听他们的想法和顾虑,非常非常有必要!在这里我就不晒恩爱了……我们家那口十足的支持我态度要好!是友善的沟通,不是要求!我生产的医院,是深圳的一家三甲医院,分娩量简直是国外一整个州的分娩量,产妇住在走廊那是正常得不能再正常的事情。医生护士常常忙的脚底生风,小护士熬的眼袋都吓人,工作量很大,因此在这个时候,友善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态度谦和和,是请教,是沟通,不是要求!在每次孕检时,我就和每个能见到的医生都聊下我的想法:我:XX医生(在门口先看好医生名字),想听听您专业的看法,您说我生孩子的时候可以试试肌肤接触吗?虽然,最后并没有一个产检医生确定的告诉我说实行肌肤接触没问题,但起码我提前了解到了医院的实行现状,了解了医生的真实想法和顾虑,并且尽可能让所有医生都知道了我的想法! 为实现肌肤接触打下了非常重要的基础!有分寸的死皮赖脸,感动天感动地,说不定能感动医生我在生产的时候那是一个一个的攻破,先是值班医生,我跟她说:“X医生啊,现在是不是有很多地方都在鼓励晚断脐和肌肤接触啊,我在翻手机看到一篇关于新生儿脐带结扎时间的研究文献写得很详细啊,喏,这里说剖宫产竟然也可以呢,好神奇啊”值班女医生好奇瞅了两眼,问我是干嘛的,“我就是没事儿喜欢多学习看一看,都是想着怎么对孩子好呗,是吧X医生“第一天无果,第二天我又跑到医生办公室,对着值班女医生软磨硬泡,把一部东南亚的产妇在刚刚生完孩子后肌肤接触的视频拿出来放映,这一举动倒是惊动了旁边大大小小,男男女女的医护人员,值班女医生答应和主刀医生提前沟通。后来我算了下,前前后后我直接沟通的医护人员最少有6个提过想要肌肤接触和晚断脐的想法!关键时刻插科打诨、拖延时间!好了,到了最后时刻了!宫缩那天我被备皮推往手术室,正是晚餐时间,我就用晚餐起话题,很顺溜的和大家聊了起来,正好主刀医生,麻醉医师,护士们,及值班医生都在!幸好我在之前就跟他们交流过,也算熟悉,找了个话题顺势讲了一些其它妈妈分享肌肤接触非常有趣的事儿,这时坐在一旁的值班医生对主刀医生说:这个病人有一些想法,她想晚断脐,也想肌肤接触长一点时间。天哪,这时我好紧张喔!我吸了口气保持了镇定,等着主刀医生的决定主刀医生得知我是一位普通的妈妈后,就和其他同事说:“看看,真是不知道这群知道一半,不知道一半的孕妇是怎么想的,她们就不知道里面有那么多的风险。我马上同理说:“是啊,我也知道这肯定不容易,如果我待会身体条件还可以,咱们能不能还是试一试?“好了,手术开始了从我身上开刀,到取出宝宝,我还是有些感觉的,就在取出来的时候,主刀医生说:“我们不能晚到脐带停止跳动,因为你还出着血,试试30秒就行了啊。”那时简直万籁静寂,什么声音都没有,小2好像也还没有哭,我就看着手术室墙壁上的钟不断换着数字,等快到30秒时,我不甘心的说:能不能再多一点点时间?要么怎么说“会叫的孩子有奶吃呢”,哈哈,于是最后就多了10秒,凑足40秒晚断脐。当小2被拿去旁边护理时,我大声喊了句:可不可以不擦很干净,留一些胎脂保温啊。一直在我身边观察术中反应的麻醉医师,这时还笑着说你还知道胎脂啊。我当时其实心中还在惦记着肌肤接触,所以我听着孩子的哭声离我越来越近,等护士把小2抱到我的面前,问我男孩女孩时,我再次游说说能不能让孩子在我身上多呆一会。麻醉医师顺势抱着光光的有胎脂的孩子,放入我的前胸,说“你想要的肌肤接触是不是就是这样啊?”热乎乎的,软软的小身子就贴到了我的下巴下,在我的胸前躺着,小手动着,我的脸边能感觉到小身子一起一伏呼吸的动作,包括白色的胎脂也蹭到了我的身上。我当时全身麻醉,手是动不了的,妈妈的本能让我不由自主的用脸微微去蹭老2,小肉球也似乎在动着回应我。那一刻,至今想起来我都热泪盈眶。我做到了我是一个普通的妈妈,除了爱学习,爱说话,还爱上了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孩子。在深圳,一群有爱心的爸爸和妈妈们一起创办“妈妈来了”,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在我们的呵护下,得到最棒的爱和信赖!女人在怀孕和生产中,总能透出无限的能量,即便是受到生产方式的约束,女人还是可以不轻言放弃,用最好的心态,最后的拼搏,拥有一个所期待的美好。相关阅读:【每周好视频】医生, 请把宝宝放在我的胸口!【每周好视频】剖宫产也可以肌肤接触 | 国内现况调查王淑芳博士主讲 | 孕期健康饮食,晚断脐的好处
-
【推荐】台湾新手妈妈也说:喂奶比生孩子还痛苦!
出处:懿英 发布时间:2017-11-06 阅读数:1040
文|杨濬光医师来源|华人泌乳顾问协会「喂母奶」是战役还是温馨画面?医师教您不再好狼狈!听到「喂母奶」三个字,我相信几乎所有人的脑海中,都会浮现出以上这样的画面:一个脸庞慈光泛发的母亲,或躺或半坐卧在一张舒适的椅子上,怀中搂著小宝宝,咨意的吸吮著乳房,好一幅温馨美好的画面啊!其实,「喂母奶」三个字,是如杀戮战场般的可怕,特别是刚开始的时候。一不留神,一有闪失,就会阵亡!喂母奶本应是最自然的一个过程,只是有太多隐藏在现实生活中,不利于母奶哺喂的情况。小玉(化名)刚生产完,她可是刚经历了一场长达24小时的奋战,在众亲人加油呐喊声中,拼命的用力挤,才终于将重达3500公克的宝宝生了下来。小玉侧过身子,看著身旁小宝宝安详的睡著,她觉得这一切都是那麽美好,像在天堂一般的满足感!于是,访客纷至踏来,恭喜声不绝于耳;小玉兴奋不已,在脸书上贴文贴照片,昭告世人她已经完成这伟大的使命。而Line、Whatsapp、Facebook回覆的提醒「哔哔」声,也几乎没有间断过。手机拼命的响,小玉也拼命的讲,从产兆开始的慌乱、待产的痛、用力时的艰辛、到生出来那一刹那的喜悦,像极了录音机般的播了又播。「来,宝宝饿了,我们来学习喂母奶吧!」婴儿室护理人员呼唤著。小玉想,生产那麽可怕的事情都被我完成了,喂母奶,小事一桩啦!只见宝宝不是扁嘴不吸,就是很急躁的拼命乱咬。一个小时过去了,小玉心裡知道,宝宝根本一口都没吸到。这时,她才意会到,原来,要在宝宝张开大嘴的一刹那,把乳头包含乳晕整个塞进去,是多麽困难的一件事,产前卫教竟然只告诉我宝宝会有「寻乳反射」,好个寻乳反射啊!既然吸不到,那我挤出来好了。小玉回想,产前卫教师有教过,要由外往内,轻轻的推著有些许涨涨感觉的乳房。咦,怎麽没半滴呢?不然再用力一点好了。怎麽还是挤不出来呢?我有喝黑麦汁啊?难道书上描述「喷奶」的样子,不是每个人都有的吗?(小编注:咳咳,中招了没?你是不是也以为奶就应该是喷的……)隔天,婴儿室护理人员来了。「小玉妈妈,宝宝体重降低了150公克!」「什麽,一定是都没喝到奶」外婆首先发难了,「要不要喂宝宝喝牛奶?」(小编注:原来天下婆婆一个样……)又奋战了一天,「小玉妈妈,你的宝宝出现黄疸,需要去中重度病房照光……」话都还没听完,小玉的眼泪已经在眼眶中打转。长辈们开始碎碎念「都是你说要喂什麽母奶啦,说什麽母奶最好啦,喂到小孩都生病了!」「看宝宝一直哭,手脚都乾乾的,脸色黄黄不好看,宝宝不能饿的啦!」另一位长辈手上已经提了两罐奶粉过来了。住院第三天刚起床,就发现因为昨晚没有起来喂奶,两边的乳房不知道什麽时候已经像大馒头一样的肿胀,而且怎麽推都推不散。「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石头奶』吗?」小玉暗叫不妙。更雪上加霜的是,乳头经过两天的摧残,已经破皮到流血了,连衣服的摩擦,都让小玉痛到骨子裡。接下来的路程,仍旧崎岖难行。宝宝体重持续的下降、家人反对的声浪一波大过一波。加上睡眠不足,无法好好坐月子,身心疲累之下……终于,有一天,左边的乳房裂了一个大洞,脓水混著血水如火山爆发般,不断的涌出!乳腺炎脓疡住院,母乳之路就此结束。行医十数年,我觉得怀孕产检时,妈妈多半只专注在宝宝正不正常、生产顺不顺利这些问题上。对于哺喂母乳,除了逛街准备吸乳器、奶瓶消毒锅外,几乎是毫无准备,无论在生理或心理层面上。从传播媒体、医护人员口中,也只是接收到近乎教条式的所谓喂母奶的好处,光这样实在是不够的,妈妈对母乳的概念,几乎仅是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曾经有妈妈讲述她的母奶经验,竟然是「这辈子从来没想到会这麽狼狈过!」好沉重的一句话。我也遇过好几位产妇,因为对于出院哺喂母奶的榜徨,而一再要求我延长她的住院时间,赖著不敢回家面对现实。在两个月后的产后检查时,几乎所有的妈妈都异口同声的告诉我「喂母奶比生小孩还要辛苦。」西方先进国家,妇产科门诊旁就会有「母乳谘询门诊」,由专业泌乳顾问或资深注册护士来看诊。看诊方式与医师诊疗无异,由详细的问诊与家庭资源评估,预测未来哺乳可能会遇到的情况;从细腻的身体检查,判断乳头会不会过短或凹陷,影响宝宝的吸吮;孕妇在生产之前,早就拟定出一个完整的哺乳计画了。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要吓大家,让大家闻母奶色变。俗话说,「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又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两句话,用在哺育母乳上是最贴切不过了。母乳最好,所以我们要给宝宝最好的。请准妈咪,好好准备,将正确的母乳观念,让你的家人都知道;生产完后,好好休息,并认真学习哺喂技巧。最后,预祝大家的母乳之路顺顺利利!本文作者:杨濬光,现任禾馨新生妇幼诊所院长,杨濬光由台大医学系毕业,曾任新店慈济医院妇产部主治医师。集结怀孕知识,打破错误观念,曾发行「妈妈好孕,宝宝才好孕」著作。资料来源:http://t.cn/RGKiX5z 点击蓝字了解:华人泌乳顾问协会会员小英有话说这篇文章是华人泌乳顾问协会给所有会员重点推送的文章,说是“重点”是因为杨濬光医师说的很写实,警醒人心,这不就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现象嘛!不管是大陆还是台湾,或是其它国家的新手妈妈,如果没有提前学习储备知识,在产后本以为顺其自然的喂奶,可能就是一场血和泪的战役,母乳哺育不应该是痛苦煎熬,懿英做为业内最大的母婴健康服务平台,深切了解新手父母的需求,在全国各地开设父母课堂,实用性的指导新手父母的育儿新知和技巧。下文就可以详细了解父母课堂。
-
宝宝睡的好,妈妈皮肤好!IBCLC详解襁褓包裹的技巧和安全操作
出处:懿英 发布时间:2017-11-06 阅读数:1050
给小婴儿裹襁褓,可以让婴儿睡的更安稳,可以说是共识了,咱们先来看看视频里演示的具体操作。其实在操作过程中,还是有一些需要注意的点。懿英的母乳哺育讲师金喆君,从2014年就开始对专业哺育支持人员和母婴家庭公开授课关于睡眠与安抚的课程,不管是在教学还是实际操作中都有非常多的经验。我们采访了她一些问题,听听她的建议。这种包法和有些地区流行的蜡烛包,有什么不同?金喆君:中国有些地区认为,从小给婴儿把腿绑着好像可以获得一条比较长的腿,固定婴儿的髋关节和双腿事实上还是有很多风险的,尤其是髋关节发育异常。我们都知道小朋友的腿在早期就是青蛙状态的,所以像视频里这样的包法,其实都有注意到这一点,孩子的腿部都是放松的,或者是往上拉的时候小朋友腿就会自然形成一个青蛙盘腿坐的样子。这样的襁褓法国内家庭用的多吗?金喆君:在我接触的妈妈中,还是蛮常见的。对于母乳宝宝来说,吃奶时解开包裹,可能会让含乳更容易,在早期许多肢体反射都能帮助孩子趋向妈妈的乳房并帮助含乳,同时,我们可能也更容易通过孩子的肢体反应接收到孩子的讯号。适合哪个月龄的孩子?金喆君:新生儿阶段效果似乎更好,大些的孩子能力变强了,需求变多了,对于“安抚”的内容也更有想法,加之肢体能力的增强,很多孩子就开始不愿意被包裹啦。另一方面,孩子也会开始慢慢学习翻身,包裹着不方便也可能有危险。同时,在早期,包裹起来可以帮助减少婴儿惊跳反射带来的惊醒,但随着孩子越来越大,惊跳反射也逐渐消失,这方面的作用也在消失。总体而言,像视频中应用的全身包裹更多使用在0-3月之间,或者更短。有妈妈说,尝试给孩子包裹时孩子会哭的很厉害,是怎么回事?金喆君:有些小婴儿在包裹的过程中会哭泣,但一旦包上包好了,就减缓了下来。因为包好之后他感受到了熟悉的感受,包裹本身也在唤醒孩子对于子宫安全感受的记忆,实现安抚的效果,特别是对肩头的包裹,其实这个感受我们成年人还有,当我们熟悉的人搂住我们的肩头时,我们身体的安定感和温暖感也能比较容易被呼唤起来。事实上,许多接近子宫环境的感受都容易呼唤起人类相关安定与舒适的体验。这里一定要提醒的是,当孩子哭闹时,我们还是要探查孩子的需要,而不是仅仅不哭就好,因为孩子哭是他们呼唤的信号,一定要排除其他可能性,确认孩子安全时,再开始做包裹或者其他“止哭”措施。襁褓材质的选择,您比较建议哪一种?金喆君:柔软但要透气的棉布,因为包裹着本来就会增加温度选择没有弹性的,有弹性的料子并不容易掌握松紧,有时候布料容易在包裹时移位,有时候拉扯过长之后造成收缩过紧,孩子反而不舒服您最后总结下包襁褓的重点?金喆君:哭闹时先排除其他状况,确认婴儿安全时再开始“止哭措施”选择柔软透气无弹性的全棉布料做包裹巾包裹“包”的重点在上半身的肩头部位,髋关节和腿部应放松,或成自然弯曲状态包裹中的婴儿需有人照看,如果需要放在床上,床面应平整坚实,周围没有其他物品,以免造成危险关于安抚,这两篇文章也挺好5秒钟搞定0-3个月哭闹的孩子,王力宏亲测特别管用!半夜宝宝哭闹,为啥总是妈妈起床安抚?爸爸呢?
-
催乳师缝衣针通乳,“专家”建议仪器通乳?这就是所谓的“专业”?
出处:懿英 发布时间:2017-11-06 阅读数:1013
昨日这个新闻甚是火爆炸翻朋友圈多位泌乳顾问气愤到不行在新闻事件报道之后公号都市快报发了此文并附有乳腺科医生的言论原文:http://mp.weixin.qq.com/s/Wnt9B0YZQNWY0mDQvKwKAQ但专家意见甚是让人诧异??这简直是把妈妈从一个火坑拉出来又推进另一个火坑产后48小时到乳腺外科进行乳管扩张冲洗及时有效地排出乳汁婴儿才能及时吃上奶??为什么要仪器排出乳汁,而不是婴儿直接吃呢?产后即刻就可以哺乳是众人皆知的常识这位乳腺外科主任医师的提醒真的蛮“新颖”泌乳顾问看后也是懵了乳汁排出不畅通、乳房发硬时不要过多按摩催乳是对的但借助仪器疏通乳管才能有效排出乳汁??………………这篇文章是仪器的软文吧!当母乳妈妈乳房堵塞、乳汁排出不畅通时,常规安全的做法应该是:先考虑宝宝有效的吸吮来移出乳汁,当宝宝吸吮有困难时,如果是乳晕处较胀满,可以先尝试反式按压或移出部分乳汁确保乳晕处柔软,延展性够好,这样有助于宝宝尽可能的大口含乳可能需要尝试调整不同的哺乳姿势,让宝宝来移出乳房各部位的乳汁通常也需要多次冷敷来消肿镇痛发热超过24小时及时就医(此为部分常规处理方法,可参考文末链接,具体处理还需泌乳顾问和医生的诊断与指导)但绝不是使用仪器来疏通乳管。最后,金老师总结泌乳顾问们的看法临时加的一篇文章不得不说,不得不发相关文章:发烧是否可以喂奶?乳房按摩不能解决所有哺乳问题乳房冷敷or热敷,泌乳顾问怎么看?乳腺炎时, 泌乳顾问不建议做的4件事泌乳顾问能一次性帮我把硬块排掉吗?主编:澜华审校:文苑
-
新生儿刚出生就紧抓氧气罩,原来我们都还不够了解孩子
出处:懿英 发布时间:2017-11-06 阅读数:1163
元旦那天"励志宝宝"刷屏整个网络因某些特殊状况医生给新生儿戴上了氧气罩没想到这个小手竟然紧紧抓住氧气罩网友们神点评"生命在自己手中,从出生就得努力“刚出生的宝宝都这么拼,我们还有脸偷懒吗?”…… 小婴儿的举动最能激起我们内心最柔软最有力量的部分.感动完了,回归理性,正如新闻里的医生说到,小婴儿紧抓氧气罩的举动其实是无意识的,这是婴儿非常常见的一种原始反射-抓握反射抓握反射轻抚小婴儿的手掌,他会握住你的手指或任何他可能接触到的东西.这种行为就是抓握反射,通常会在出生后5-6个月消失.这是人类遗传进化中的原始反射之一,幼猴可以抓着母猴身上的猴毛保证自己的安全不至于摔下来.小婴儿的抓握特别有力,有些小婴儿甚至都可以抓着成人的手指吊着自己在空中几秒钟.但别真的像视频中那样去尝试...那是医护人员在做研究,有保护措施.因为婴儿随时可能会松开抓握的双手.说到抓握反射就不得不提下面这张经典的照片著名的"Hand of Hope",21周大的胎儿诊断出脊柱裂(一种常见的先天畸形)在进行宫内手术时,婴儿伸出子宫握住了主治医生的手.(1999年8月19日)在生活中其实可以利用抓握反射这种现象,在洗澡时让宝宝抓着我们的手给他安全,当宝宝吃奶时和他手牵手给他更多亲密关系的传递。(胡婷-IBCLC) 除了抓握反射,还有几个常见的原始反射,都特有意思,在泌乳顾问执业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觅食反射觅食反射是人类遗传进化过程中,非常典型的一个具有生存价值的原始反射,当母亲的乳头或任何部位碰触到婴儿的面颊或嘴角时,婴儿就会出现寻乳的动作,将头转向刺激的方向,帮助他在吃奶时找到乳头,这就是觅食反射,是一种无意识行为,跟是否饥饿没有绝对的关系,也就是说以刺激婴儿嘴角来观察婴儿是否会有寻乳动作,来直接判断婴儿有没有吃饱其实是不科学的.觅食反射还受清醒状态的影响,婴儿越清醒、越活跃,觅食反射越容易发生.如果婴儿刚瓶喂过配方奶,不太灵敏的状态下尝试刺激他的口周就不太会出现这种觅食反射.这种现象通常在3-4个月时逐渐消失.吸吮反射用手指或者乳头触碰婴儿的口唇时,小婴儿就会出现口唇的吸吮和舌头的包裹动作,只要将乳头放进他口中,接触到口腔的上腭部分,他就会自动开始吸吮.也有妈妈会发现,有时婴儿在睡觉过程中,嘴仍旧会做出一些无意识的吸吮动作.其实在胎儿在子宫里就开始具备这个能力,孕妈妈在产检做B超时就可能会抓拍到胎儿吃手指的样子.觅食反射和吸吮反射这两种无条件反射都为新生儿的生存提供了最基础的保障.吸吮反射在3到4个月时就会逐渐消失,转变成由饥饿主导的进食行为代替,然后随着婴儿的月龄增大,吸吮反射的逐渐消失,婴儿开始用吸吮的动作来安抚自己,可能是吸吮自己的手,妈妈的乳房,安抚奶嘴等.惊跳反射惊跳反射,也叫莫罗反射、拥抱反射.表现是当婴儿听到声响或者下落时出现胳膊腿伸展,上肢屈曲内收呈拥抱状,有时也会伴有啼哭,在睡觉时也可能会有这种反射行为。很多文献给出的解释说这种反射是人从灵长目种系进化来的遗存现象,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无条件反射,当幼崽遇到危险紧急的表现时能立马伸出四肢抓住母亲.这种反射通常会在3-5个月消失.泌乳顾问常常会收到妈妈的咨询,担心突然的惊跳是因为缺钙.最倒霉的就是钙吧,这里真没他什么事儿.有时泌乳顾问也会指导新手妈妈给小婴儿在睡觉时裹包巾,减少在睡觉时因为惊跳反射带来的惊醒,帮助婴儿睡的更好.强直性颈部反射强直性颈部反射,也叫不对称颈紧张反射、击剑反射.当婴儿的头转向一侧时,同侧的手臂就会伸直,另一侧的手臂就会弯曲,看起来就像击剑动作一样,通常婴儿比较多转向的一侧可能就是他的利手方向.研究者们认为这种反射能阻止新生儿由仰卧滚向俯卧,毕竟对于新生儿来说,最安全的睡觉姿势就是仰卧位.这种反射最早在28周时的胎儿身上发现,在出生后5-7个月逐渐消失.我们今天谈到了婴儿5个原始反射,事实上人类婴儿有27种主要的原始反射呢,这些反射反映出婴儿的机体发育和神经系统功能是否正常.大多数的反射会在生命的第一年逐渐消失,如果超过一定时间还没有消失的话,家长们就有必要就医检查下.越来越感慨,为什么哺乳顾问国际认证的课程需要学习这么多母婴相关(不限于)的专业知识,get更多的知识加持傍身才能更高效的推动母乳喂养,帮助母乳家庭.参考:https://www.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ages-stages/baby/Pages/Newborn-Reflexes.aspx题图1 From: 网络2 From:MRCPCH20093 From: http://t.cn/RM4kYkL4 From: Mehmet Akif KARAMAN5 From: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7_Y_jg2soc6 From: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Qlju1dg0L47 From:http://t.cn/RM4D8cv8 From:http://t.cn/RM4kZQ99 From:http://t.cn/RM4kVqX10From:http://t.cn/RM4kSx7作者 / 澜华(IBCLC) 懿英教育认证讲师,国际泌乳顾问协会会员,华人泌乳顾问协会会员校稿 / 宋国超(儿科主治医师,IBCLC) 胡婷(IBCLC) 金喆君(IBCLC) 姚龙沛(IBCLC)
-
5秒钟搞定0-3个月哭闹的孩子,王力宏亲测特别管用!
出处:懿英 发布时间:2017-11-06 阅读数:1203
11月27号CCTV-1《挑战不可能》播出儿科医生Robert Hamilton 挑战五秒钟搞定哭闹的婴儿仅仅几个动作就安抚住了在场所有嚎哭的婴儿!!看现场视频是如何操作的?真神奇!视频中的Dr. Robert Hamilton 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位儿科医生,他已经在临床中运用这种安抚方法—The Hold ( 译名“斜托法”)二十多年,去年一段他在诊间利用该方法安抚注射疫苗后哭闹婴儿的现场视频风靡YouTube使其名声大噪,美国很多新闻媒体纷纷跟进报道,一大批新晋爸妈从中获益良多,从整体反馈来看,这个安抚方法的确易学,是个快速有效的好方法.上面视频中我老公,喔不是,王力宏说:"这对于爸爸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 这样不用喂奶也可以哄她了!"(此处妈妈们应该有欢呼)我的好朋友南昌哺乳指导黎娜最近刚生了宝宝,恰好刚刚尝试了,她反馈说行之有效。结合视频中Dr. Robert Hamilton 的演示,我们来总结下关于这个安抚方法的关键点:操作关键点:当婴儿哭闹时,把婴儿抱起来,将婴儿双臂交叉放在胸前一只手托在婴儿前胸或下颌,另一只手托住婴儿的臀部双手以45°斜角托着婴儿,轻柔、有节奏、平稳的上下、前后晃动婴儿的屁股黎娜老师在操作方面给大家一个非常实用的反馈就是:孩子穿太厚就会非常不方便,容易扶不稳就可能不安全.同时爸爸们拥有先天的优势手掌更宽大,可以更轻松把握要点。适用于2-3个月以下的婴儿再大些的婴儿因为过重父母承托比较困难,对父母的臂力是一个考验.并且更大些的婴儿因为脑部发育更聪慧,特有的需求更多,这个安抚方法的效果可能会打折.这个方法的原理?安全吗?其实这跟广为人知的5S安抚法一个原理,一样是给婴儿营造类子宫的环境,交叉胳膊+轻柔晃动都是模拟胎儿在子宫里被羊水舒服的包裹着,随着妈妈走路而晃动的感觉,这种感觉婴儿最熟悉,最舒服了.摇晃是否会伤到婴儿的大脑?这里的「摇晃」幅度较小且稳,节奏缓慢。并非大力、高频率、大幅度的摇晃。所以并不会影响宝宝的大脑。不少新手妈妈会因为哄不住哭闹的婴儿开始怀疑自己奶不够,不得不瓶喂让婴儿暂时安静下来,有时还真不是她们不懂泌乳知识,其实很多新妈妈很爱学习,只是暂时没有找到适合又行之有效的安抚方法.这个“斜托法”值得一试.最后补充:并不存在一个万能,永久适用的安抚方法,因为婴儿在慢慢长大升级中,正确分辨不同月龄婴儿的需求并根据现况适时调整才是王道.这也是懿英的哺乳指导课程中「解读婴儿作息与安抚」中非常重要的一节内容,每位哺乳指导必须掌握的知识.作者 / 澜华(IBCLC) 懿英教育认证讲师,国际泌乳顾问协会会员,华人泌乳顾问协会会员校稿 / 文苑(IBCLC)
-
高段配方奶和成长奶都不能打广告搞促销,你知道吗?
出处:懿英 发布时间:2017-11-06 阅读数:1157
写在前面的背景信息:为了阻止母乳代用品的侵略性和不当销售行为,1981年第34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这是一整套有关监管母乳代用品、奶瓶和奶嘴销售的建议。我国是签署国之一。为保护婴儿身心健康,促进母乳喂养,根据《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结合我国实际情况,1995年我国颁布了《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自一九九五年十月一日起施行。不少人们也许还不知道:0-6个月的配方奶是不能促销的可能更多人不知道:“高段配方奶” 和 “成长奶” 均属于《守则》范畴,不得促销。[1]在世界卫生组织2016 年有关终止婴幼儿食品的不当促销形式的决议(WHA69.9号决议)中提示到:针对六个月至三岁婴儿的“后续配方”和“成长奶”的营销应以与零至六个月婴儿的同样方式加以管理。这一建议符合1981年世界卫生大会通过的《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看到刚更新的决议时,其实有些意外,中国的母乳代用品销售和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相差甚远,但这个决议确实是事实,也是好事,并且凡是所有《守则》的签署国,都应将高段及成长奶列入禁止促销的范畴,中国做为签署国之一也不例外。《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 》涵盖哪些产品?《守则》适用于以下产品的销售和相关做法:母乳代用品,包括婴儿配方奶。这应被理解为包括任何指明为喂养三岁及以下婴幼儿而销售的奶(或可用于替代奶的产品),包括高段配方奶和成长奶。其它促销称适合喂养原本建议纯母乳喂养的六个月及以下婴儿的食品和饮料,包括婴儿茶、果汁和水。奶瓶和奶嘴。 [2]为什么 “高段配方奶”和“成长奶”不得促销?这些产品会削弱持续母乳喂养到两岁或以上的努力。由于这些产品的包装和营销往往与婴儿配方奶类似,母亲们也可能在孩子生命的前六个月使用这类代乳品。[2]这是抵制奶粉吗?有必要这样吗?首先咱们先来说说为什么要制定这个政策因为母乳对婴幼儿是最有益的。不管是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还是我们国家卫计委,都是建议纯母乳喂养6个月,添加辅食持续母乳喂养两岁或两岁以上。对于6-23月龄儿童,母乳是能量和营养素的重要来源,母乳可提供6-12月龄婴儿所需的一半或更多的能量,12-24月龄婴儿所需的三分之一能量。[3]对于母婴,不管是从生命早期1000天的身体健康还是亲子关系与心理建设,都是非常重要的,并且根据《儿童权利公约》,每个婴幼儿都享有获得良好营养的权利,最高级别的食物就是母乳。不是禁止母乳代用品的买卖,而是禁止任何形式的推销或广告《守则》和《办法》都有提到:禁止向母亲推销这些产品,禁止发布母乳代用品广告,除了母乳代用品生产商和经销商不应向孕妇、母亲或其家庭成员提供任何产品样品之外,还不得进行其它形式的促销,例如特殊展示、折扣券、降价或特价,也在禁止之列。[1]我们都知道母乳哺育是正常而自然的喂养方式,而奶粉喂养是少数无法母乳的特殊情况下的替代喂养。如不论因何种原因未母乳喂养,《守则》倡导使用最佳可获得营养替代品安全地喂养婴儿。应该在需要时可以获得母乳代用品,但不应该促进使用母乳代用品。配方奶的不恰当营销,很可能会使母婴家庭因为错误的讯息而过早放弃母乳,这并不是符合公平正义的自由的选择。并且有些母乳代用品公司的宣传虽然说哺乳很重要,但只局限在新生儿期,守则要保护的阶段是没有年龄限制的,只要婴儿仍在哺乳就是需要守则的保护与支持。[4]我国母乳代用品营销现状?医疗机构或保健人员违规营销仍然存在2013年9月,央视报道新生儿“第一口奶”事件,奶粉企业为卖奶粉,不惜出巨资,贿赂医生护士,强行给孩子喂食某品牌奶粉。2013年10月,法国达能公司承认旗下的多美滋有医务贿赂行为,但将责任归咎于其在华赞助的“一个妇幼健康教育项目在某些情况下没有得到恰当的管理”。2015年7月美国证监会官网公布对美赞臣的指控,中国境内美赞臣的中国子公司员工贿赂中国公立医院的医护人员以让其推荐该公司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并通过其获得新生儿母亲和准妈妈的联系信息,进行营销。2016年10月国内一个专业医疗网站的公号发布“155 名医生宝宝的奶粉试用报告”,以医生身份公然为婴幼儿配方奶粉背书。销售渠道违规促销始终不绝甚至愈演愈烈 某宝在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当天,堂而皇之促销一段婴儿配方奶!!中国某学会和奶粉企业联合推广母乳??……母乳代用品包装标签上,应用醒目的文字标有说明母乳喂养优越性的警句;不得印有婴儿图片,不得使用“人乳化”、“母乳化”或类似的名词。大批火热的亲子节目和视频网站奶粉品牌的植入,《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明确指出,不应做广告或以其它方式向公众促销。该规定涵盖通过大众媒体(例如电视、杂志、广告牌、网站或社交媒 体)发布的任何广告。奶粉企业明目张胆在网络上针对0-18个月的婴儿进行母乳代用品的促销,《守则》说到不得通过其他方式促销,例如特殊展示、折扣券、降价或特价。投诉或检举方式卫计委提示到说:若发现生产者、销售者向医疗机构、孕妇、婴儿家庭推销产品,可以通过热线12320向卫生行政部门反应情况。若发现母乳代用品广告或相关报道图片等的宣传,可以通过热线12315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反应情况。同时,各个城市现在都有自己的市民热线:12345可通过微信公众号关注后反应情况,也可直接致电。(金喆君老师曾试图以商场违规促销奶粉投诉12320和12315,但发现热线接线人员对我国《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了解甚少……在建议投诉时,如果能将所违反项目和内容报给对方,可能投诉会更顺利些吧)很是无奈的敲完所有的字有感叹,悲戚但没有消极希望跟大家一起群策群力更努力的改善现状难,很难,就说明有做到的可能你遇到过母乳代用品的违规推销吗?你对此类问题有什么看法和建议?你觉得咱们还有做些什么?更多的家庭希望看到大家的反馈参考来源: [1]:世界卫生组织2016 年有关终止婴幼儿食品的不当促销形式的决议(WHA69.9 号 决议)[2]《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常见问题(2017 年更新)》。瑞士日内 瓦:世界卫生组织;2017 年。http://apps.who.int/iris/bitstream/10665/254911/5/WHO-NMH-NHD-17.1-chi.pdf?ua=1[3]世界卫生组织.婴幼儿喂养.实况报道 第342号2015年7月http://www.who.int/mediacentre/factsheets/fs342/zh/ [4]王淑芳.《母乳哺育-理论与实务新版》.台湾母乳哺育联合学会出版.2016年作者/ 澜华 金喆君懿英教育认证讲师 国际认证泌乳顾问IBCLC国际泌乳顾问协会会员 华人泌乳顾问协会会员校对 / IBLCE Resource Coordinator China任丁博士宋国超 儿科主治医师 国际认证泌乳顾问IBCLC李菲 懿英教育认证讲师 国际认证泌乳顾问IBCLC
-
孩子长得好不好?WHO生长曲线告诉你!(动图演示)
出处:懿英 发布时间:2017-11-06 阅读数:1565
作者 胡婷 国际认证泌乳顾问 IBCLC 任职袋鼠时光哺育支持工作室 澳大利亚邓斯坦婴儿语言倾听者 金喆君国际认证泌乳顾问 IBCLC 懿英教育认证讲师国际泌乳顾问协会会员华人泌乳顾问协会会员宝宝长得好不好,是每个家庭都非常关心的主题,在上一篇文章中泌乳顾问告诉你,宝宝体重增长多少才算正常我们已经提及,泌乳顾问更加建议使用WHO儿童生长曲线2006版来了解孩子的生长发育,所以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聊它,让爸爸妈妈们知道生长曲线上有什么,怎么制作自己孩子的生长曲线,通过对照参考WHO的生长曲线,能对自己孩子的体重生长状况心里有数。 那么,就让我们开始吧:WHO生长曲线图上有什么?我们以下面这张表格作为例子来讲解:制图: 农昕培①体重对应年龄-女孩/出生到6个月(百分比)的意思是:这张表是呈现的是0-6个月大的女孩的体重生长曲线,图中各条曲线代表的是不同的百分数位置。 ②右边百分位数3%-97%的意思是:如果我们把同样大的100个女孩子以体重由低到高排序,这几个百分位数值就是這個孩子在100個同齡孩子中的体重順序。第3名孩子体重落点就会在3%这根曲线上。 ③横坐标和纵坐标代表的意思是(这张表前段是周龄,后段是月龄):如果我们需要了解1星期大的宝宝的体重数值,我们可以先在横坐标上找到1,然后沿着这个点线上延伸,直到遇到那几根标准曲线形成交叉点,再根据交叉点找到的纵坐标轴上对应的体重数值,就能知道这样大的孩子体重数值多少是在正常范围内。比如1星期大的孩子,如果以3%这条生长曲线为参考,他体重数值是2.5kg。如何制作自家宝宝的专属体重生长曲线? ①根据宝宝的性别和周龄/月龄/年龄来寻找参考表格例如:13周大的女宝宝选择:0-6个月,女宝宝,体重对应年龄的生长曲线作为参考(就是上面举例的这张表格)(WHO生长曲线除了按照性别分不同表格,还会按照月龄/年龄、体重、身长、BMI等主题分不同的表格。) ②绘制自家宝宝的专属曲线例如:绘制13个周女宝宝的生长曲线首先,我们收集孩子各生长阶段体重数值,如:出生-3.5kg;5周-4.5kg;13周-6kg然后,我们可以使用上面这张表格作为底板,先找到横坐标上出生时间(0周),再找到纵坐标上的体重(3.5kg),将找到的月龄和体重的交汇点做一个记号点,再将之前周数时称重(5周4.5kg)交汇点和现在(13周/3个月6kg)的交汇点点出来,之后将这三点连接起来就变成了宝宝从出生到现在的专属生长曲线。最后,宝宝体重属于哪个区间,生长变化如何便通过曲线趋势呈现了出来。当然如果我们能记录每周的体重数值,这根曲线的弧度变化就会更细微精准。按照这个方法,我们也可以在不断记录各月龄体重数值的基础上,慢慢描绘出孩子之后的生长曲线。对照WHO生长曲线,了解自家宝宝体重发育情况现在我们已经有了自家宝宝专属的生长曲线,我们需要对照WHO的曲线来了解宝宝的体重生长状况。从体重数值看:在同一个年龄点上,我们通常会认为体重排名在3-97名之间为正常体重数值,也就是生长曲线在3%-97%之间属于正常范围。当体重数值低于3%或者高于97%的时候,我们都需要对孩子的成长给予更多关注,必要时应求助泌乳顾问或儿科医生。我们以上面的女宝宝做例子,她现在13周大,体重6kg,这个交汇点位于在3-97%之间,单从数值看這位女宝宝属于正常发展。 从曲线变化看:可是只看某个点的体重数值是否在范围内并不能完全反应孩子的生长趋势,我们还需要从曲线变化看。体重生长良好的宝宝的生长曲线会沿着某一条曲线上下波动,或者在2个曲线之间的区间内波动。原则上,我们会认为在两个区间内波动的生长趋势在正常范围。如果宝宝曲线的走势已经超越两个曲线区间,或趋于超越两个区间时(包括上升和下降),我们都需关注孩子的生长状况,厘清可能的原因,必要时请泌乳顾问或医生进行评估检查。 以下我们分别举例,大家可以查看动态图来帮助理解:(1)正常--在3%-97%范围内的任一根曲线上波动制图: 农昕培 (2)正常--在3%-97%范围内两条标准曲线之间波动制图: 农昕培 (3)需要关注--突破了2个区间持续向上,观察近期进食、活动等各个方面探查可能原因制图: 农昕培(4)需要关注--前期有持续下降2个以上区间状态,生长曲线位于3%以下,提示出生后生长发育缓慢,需要考虑哺育细节、婴儿身体状况。 上图中的曲线虽然在之后出现了回升,但了解之前快速下降及低于3%的原因,能帮助我们了解哺育中可能存在的状况,避免再次发生。说到这里,想了解自家宝宝体重生长状况的家长们,要不要开始试试看这个方式呢?您可以通过右边的链接找到自己需要的生长曲线: http://www.who.int/childgrowth/standards(世界卫生组织官网)也可以在网络上以“WHO生长曲线”为关键词搜索绘制工具,如:http://www.who.int/childgrowth/software/WHO_Anthro_setup.exe (在电脑端点击链接可直接下载)也可以用自己的智能手机搜索手机应用程序,如:成长记录(手机端APP)最后,我们仍然要说,虽然在宝宝成长过程中了解这些数据以确认健康成长很重要,但孩子的成长却绝不仅仅是数值而已,成长更在我们每日与孩子的互动当中❤ 愿每个宝宝都健康成长!参考资料1、https://www.cdc.gov/nccdphp/dnpao/growthcharts/who/breastfeeding/index.htm2、http://www.bhp.doh.gov.tw/breastfeeding3、http://www.who.int/childgrowth/standards/cht_lfa_girls_z_0_2.pdfhttp://www.who.int/childgrowth/standards/cht_wfa_boys_z_0_2.pdf4、https://www.cdc.gov/nccdphp/dnpao/growthcharts/who/using/interpreting_pop_both.htm5、http://www.who.int/childgrowth/standards/chts_wfa_boys_p/en/6、http://www.who.int/childgrowth/standards/chts_wfa_girls_p/en/作者 : 胡婷IBCLC 金喆君IBCLC审稿 : 宋国超 儿科主治医师 IBCLC 姚龙沛 儿科医生 IBCLC特约审稿: 懿英教育执行长 王淑芳博士主编:澜华 编辑:张楠 首图来源:WHO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