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位助产士、儿科护士的独白:面对产后抑郁家庭,我将不再束手无策
出处:懿英 发布时间:2018-09-10 阅读数:1320
大概是吧我叫小敏,是一名在三甲综合医院和妇幼专科医院工作五年的助产士和儿科护士。有人说,生老病死对于医护人员来说是司空见惯的事。然而,每一个看似坚强的医护人员,其实都有一颗柔软的心。在产科和儿科病房里,每一次看到妈妈和家属忧郁或者焦虑的神情,我也觉得好揪心。这一次,有幸成为了PSI孕产情绪管理工作坊课件的翻译团队成员之一,这是一个让我弥补过去在临床工作中遗憾的机会。记得刚参加工作不久,在儿科病房里遇到的一家人至今让我难以忘怀。当时我所在的儿科比较特殊,是心脏内科病房,住院的都是先天性心脏病的宝宝,而且这里的孩子年龄都很小,很多都是才刚刚满月而已。有一次,我们收治了一个瘦小的女宝宝,只有1个多月。不用检查就知道情况堪忧,因为她手脚的皮肤发紫,右手还多了一根手指。抱着她的妈妈眼里充满了焦躁的神情,以及对女儿的心疼;旁边的外婆一边忙着照顾外孙女,眼神里还有对自己女儿的心疼;而爸爸则在一旁的角落里根本不愿看妈妈和宝宝,夫妻之间已经没有任何眼神交流,有时候嘴里还小声嘟囔着什么。当天是我负责的床位,当我晚些时候端着治疗盘走进病房时,果不其然又被这个爸爸“语言攻击”了,他责骂着护士,还嫌弃医院的设备。还好同事们已经提前给我“打过预防针”,这个男人骂了我几句,便摔门而出。之后,我便再也没有见过他。当我转身准备做治疗的时候,发现妈妈在丈夫离开之后,整个人陷入了被悲伤层层包裹的世界,这个世界很小,还设下了结界,好像要隔绝所有人,只要有她和宝宝就够了。而那种悲伤瞬间弥漫到我的身上,记得当时自己的身体都僵住了。 我看着眼前这个全身散发着绝望的女人,刚刚被她丈夫辱骂的气愤一下子就消失殆尽了。那时的我,才20岁出头,无助地不知道怎么办,只是安静地把手上的工作做完,然后把治疗盘放下,弯下腰将手覆在妈妈抱着孩子的手上。“啪……”一滴眼泪滴落在我的手背上。这一滴泪,特别沉重,激得我的手也跟着一颤,而那个触感至今都还残留在我的肌肤上。一旁衣着朴素的外婆拿出随身包里的小毛巾,用长出皱纹的手为女儿擦眼泪,边擦边将另一只手搂住女儿的肩,像拍小婴儿一样轻轻地拍着女儿。祖孙三代和我这个外人就在这个病房里,无声地联接在一起,她们没有哭出一声,而我也没有说过一个字。大概过了几分钟,我悄悄地离开了。之后,即使不再负责那张床位的时候,我也会在病房前驻足,看看她们是否安好。现在再回想,那时候的我真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也不知道该做什么。教科书《护理心理学》关于孕产妇心理的内容,仅仅只有寥寥的6页。直觉告诉我,她像是得了产后抑郁症,但我不敢确定,也没有能力安慰她;即使直觉告诉我她需要专业人士的帮助,我也不知道如何开口。而对于那个后来没有再出现的爸爸,当时我只是觉得这个男人太无情,生病的毕竟是他的亲生骨肉啊!直到我参与了PSI孕产情绪工作坊的翻译工作,我才知道,只有6.3%的妈妈会感到并承认自己患了产后抑郁症,而通过科学的筛查,需要转介进行进一步诊断的比率竟然高达35.4%! 而当我看到这里才知道,帮助妈妈走出那个封闭的小世界应该也有我的一份力量,当时那种束手无策的内疚感又涌上了心头!如果当初就能知道这些,或许这位妈妈就能得到更好的照顾。 至于那位爸爸,PSI告诉我,男人也会产后抑郁,只不过他们的表现和妈妈截然不同!比起妈妈的悲伤和哭泣,爸爸更会疏远妻子和宝宝,会晚回家,会沉溺于电子游戏来逃避现实!甚至有时候就像一颗不定时炸弹,随时表现出强烈的攻击性,让妻子、儿女,甚至整个家庭都受到伤害! 如今的我,即便还没有参加PSI系统的培训,仅仅是翻译课件,已经渐渐感觉到自己被赋予了更大的能力,不再是沙子在指缝中流失的无力感。现在,作为一名专职的生育教育讲师,未来的我一定可以更好地照护更多的妈妈!这个10月,与我一起加入PSI的课堂吧!三位美国的孕产期心境与情绪焦虑的照护领域的国宝级大师,她们有的是护理行业前辈和泌乳顾问,有的是临床心理学家,她们将为我们带来根据25年以上的临床经验而设计的工作坊,为中国广大的孕妈妈和产后妈妈筑起一道心理健康防线,并告诉她们:因为有我们,you are not alone! 通过2天的工作坊学习(专业同声传译),跟随三位国际级导师,你将会收获以下8大模块的循证知识及实用工具:了解产前及产后情绪障碍的具体形成原因和发展后果了解产前及产后情绪障碍对伴侣、家庭的影响和后果鉴别产前和产后情绪障碍的具体筛选和评估工具(如:抑郁、焦虑、恐慌症、强迫症、创伤后应激障碍、双相情感障碍以及其他精神疾病)制定互助或自助的治疗方案,以及其他的替代疗法了解心理治疗的5大主题及模型,包括:人际关系治疗、认知行为疗法、团体治疗、夫妻治疗、以及母婴治疗方法PSI创始人Jane Honikman建立的“九步健康自助模式”了解孕期、产后及哺乳期的精神药理学,以及药物干预的循证研究结论特殊情况引起的情绪障碍问题,包括母乳喂养知识的缺乏、不孕不育、流产,以及新生儿需要住院等情况另外,你还会获得:由PSI和懿英教育联合颁发的“孕产情绪管理师”结业证书IBCLC继续教育学分:14.5学分丰富的人脉与资源课程适合人群泌乳顾问、母乳指导助产士、产科护士、产科医生、妇幼保健工作人员心理科医生、心理咨询师生育教育讲师、导乐、专业产后陪伴等母婴照护人员对孕产情绪管理有兴趣或者正在经历孕产情绪困扰的家庭课程安排时间:2018年10月18日-19日,9:00-18:00授课方式:面授地点: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杨浦院区教学楼一楼报告厅(上海市杨浦区沈阳路128号)主办方:懿英教育,PSI产后支持国际联盟协办方:上海春田医院管理有限公司点击下方蓝色字体,付费报名点击进行报名:早鸟价9月20日之前享受早鸟价3980元,双人行再各优惠200元,更多课程内容请查看招生简章:国际级【孕产情绪管理师】工作坊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络欢迎各机构与个人转载或投稿微信联系:13636433309
-
王淑芳博士《按需喂养与亲子同室》讲座后记
出处:懿英 发布时间:2015-07-23 阅读数:1759
“按需喂养”和“亲子同室”这两个主题一直是母乳哺育挂在嘴上的内容,王老师几乎在每次讲座和培训里都会提到,之前也有做过相关主题的演讲,但是真的是常听常新,每次都能获得新的东西。每次举办母乳哺育的讲座,很多家庭都是抱着学习某一种知识,或者说是某一种技能,但是渐渐地却在讲座的过程中发觉,这更像一趟灵性的旅程,我们谈论的不仅是孕育或者哺育,而在谈论着一个女人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王老师说:“孕育是女人看见自己的机会:唤醒女性身体能量,滋养女人内在渴望。”生命给我们机会去感知孕育诞生和哺育的过程,这个奔着分离而去的过程,也许收获并不是另一个生命的成长成熟,因为他们从来不属于我们。最大的收获应该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机会感受到自己看见自己,并因此唤醒自己,看到自己的能量,更好地活着,活得更加精彩。 亲子同室——互动孕育和哺育是生物本能,而喂奶哺育这件事,其实和世界上好多事一样,期待众情相悦,因为一个人搞不定。人类的发展离不开与整个环境的互动,而人又是环境的一部分。对于小宝宝来说,母亲和家人就是他们最早接触到的“环境”。这种互动带来的成长,可以在人脑部神经元的链接细密度里看出,从出生到六岁,脑部在急速的发展,但是14岁时,相较于6岁时,神经元的网络却变得稀疏了。有人会惊讶于神经元凋亡的情况,但当我们回顾0-6岁及6-14岁与孩子互动的情状或者能解释一二,我们会不顾形象地对着小娃娃嘟嘟嘟做鬼脸,也不会为孩子做出每一个举动惊叹击掌,当大孩子们要求我们陪伴的时候,我们也更多的习惯拒绝,因为我们觉得他们已经有足够的独立能力,可以一个人呆着。亲子同室——需要我们常常忘记在一起的重要。当我们谈及亲子同室的时候,很多人把它仅仅当做一个学术课题,而忘记了这是人类最原始的本能和需要。我们想说,孩子应该和他的母亲,他的家人在一起,而母亲也需要和她的孩子和家人在一起。科学家在记录放在婴儿车上的宝宝,和与亲人皮肤接触的孩子的哭闹时长时发现:皮肤接触的宝宝相较在婴儿车上的宝宝累计哭闹时长少得多。我们能确认,分离的婴儿哭得更多。而科学家们也把这样的哭泣称为“分离呼唤”。科学家们那么说:孩子哭泣时,他们在呼唤我们;他们安静时,他们在等待我们的到来。而类似的研究在亲子同室和婴儿室的宝宝身上也得到了雷同的结果:亲子同室的宝宝在第一小时的累计哭闹小于1分钟,无惊吓,婴儿室的宝宝哭闹10分钟,惊吓12次;亲子同室宝宝在头四个小时里累计哭闹2分钟,婴儿室宝宝哭闹则为38分钟;亲子同室的宝宝吸吮力也较婴儿室宝宝高。对健康的母子而言,产后让母婴分离会带来危险。亲子同室——经验婴儿室的设置源于战争后医院内,医院内存在的绿脓杆菌造成婴幼儿死亡,所以医护人员认为将婴儿隔离在一个清洁固定的区域会更好,事实也正如他们预想的那样,降低了新生儿的死亡率。这个特殊时期的特殊做法,却被一直沿用了下来。想起妈妈烧鱼的故事:小时候因为没有更大的锅子,所以煎鱼的时候需要把鱼切成两段烹调,后来女儿嫁人了,妈妈去看女儿,看见女儿有大锅子,却仍旧把鱼切成两段,便问为什么,女儿答:因为我看你是这样做的。“过去的经验造成现在的你,现在的你影响未来的决策”,经验在生命中累计,经验也让神经元不停链接,神经可以再生,而我们的经验也可以改变,我们的生命因此获得扭转的机会。来,让亲子同室,让在一起再次成为我们的精神意念,成为我们牢固链接的神经元。亲子同室——参与并且,亲子也不应仅限于母亲和孩子。 先生也可以“喂奶”。爸爸的胸部可以承载的很多很多,包括提供一个柔软真实带温度的乳房。亲子同室——支持关于男人和女人,现场有个即兴的小调查,老师问爸爸:下辈子愿意当男人还是当女人?在场的爸爸表示无所谓,男人女人都可以。但当老师问现场的女士同一个问题的时候,大部分的女士都表示,还是做男人好。女性在如今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承载了许多身份压力,也许是无形的,成就了我们内心无意识,女性常常无意间就成了各方压力的磨心。而父亲丈夫的主动参与和共同承担,妻子的坦然接纳和乐见其成,成就了真正意义上的“亲子同室”,能解放一部分女性压力的同时,也给家庭带来共同前进的正能量。据我们了解,近年来,女性产后抑郁发生的情况并不鲜见,但女性的这一问题却十分容易忽略。一项调查显示: 82.6%受访者的忧郁指数超过13分,落在需要请专科医师处理的红灯区;12.9%为10分至12分,应追踪评估或咨询医师。值得注意的是,在“我曾有想要伤害自己的念头”这一题中,67.1%的孕产妇回答“很常如此”。而这些问题都会成为哺育路上的“障碍”,让母亲享受不到亲子哺育的乐趣,无论母乳本身有多么好。遇到情绪问题的母亲,却常常被家庭或者社会认为不是一个足够好的母亲,或者为了成为大家眼中足够好的母亲,而承受更加巨大的压力,造成问题持续严重。在夜奶造成困扰的个案中,忧郁常常是造成哺乳母亲睡眠问题的重要原因。从实际研究中我们能了解到,母乳哺育的母亲能获得更多睡眠时长,并拥有更高的睡眠质量。吸吮刺激产生的泌乳激素会让脑垂体同时分泌帮助睡眠的荷尔蒙,这使得母乳妈妈在喂奶后能够跳过浅睡眠直接进入深睡眠,使得母乳亲喂妈妈的睡眠质量高其他喂养方式的妈妈。我们可以用各种研究支持告诉大家:自然喂哺很好,大自然给了许多福利。但完成自然喂哺的过程,需要切实的支持。亲子同室的安全建议:同室不同床,避免烟酒药物,避免危险的环境因素等。亲子同室——按需喂养当我们能做到亲子同室,按需喂养或者早期的频繁喂养也成为可能,当我们更好发现和回应自己身体的呼唤,我们也会收获自己所期待的坦然和满足。去发现自己的需,孩子的需,亲人的需——也许这才是真正的“按需喂养”。对于早期能做到到亲子同室和频繁哺乳的母子来说,我们会了解到:1、它会让发生高数值黄疸的情况减少:在观察的所有孩子中,产后24小时内,频繁哺乳0-2次的母子,孩子6天后黄疸发生的比例是28.1%,而频繁哺乳9-11次的孩子没有一例发生黄疸。产后三天平均哺乳次数在5-6次母子,孩子的胆红素值平均为10.7;喂哺次数在11次以上的母亲,胆红素平均值为4.8.2、它更适应孩子的胃容量对于第一天的5-7ml的弹珠胃(弹珠胃意味着孩子的胃不但容量小,而且没有什么弹性)来说,每次喂哺吃到的乳汁并不需要很多,而母亲的初乳量在30-100ml之间,便是要通过频繁多次的少食多餐来获得需要的乳汁。之后随着乳汁分泌量的增加和稳定,孩子的胃容量也在增长之后趋于平稳。第三天胃容量在22-27ml之间,第十天在60-81ml之间,6天到六个月的孩子胃容量在60-120ml之间。3、它更匹配孩子的休息及清醒形态在分娩后2小时左右的清醒时间结束后,孩子会进入一个相对安静的时期,孩子的睡眠形态以浅睡眠为主,小宝宝很难有连续长时间的睡眠,而在睡眠的间隙,正是他们获得乳汁的时刻。相对而言,第一天的孩子可能更加安稳些,因为生产是个辛苦的过程,他们需要休息和调整,但在20小时后,孩子需要乳房的频次可能会让新妈妈感到第一天的小天使突然消失了,而这通常都不意味着乳汁不足。观察孩子的需要:宝宝们也用着与生俱来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需要,而这些行为通常都能在我们身上找到成熟版本。这些身体语言其实非常相似,只是我们已经习以为常,在婴儿身上我们却容易忽略。而若我们常与他在一起,我们就会发现孩子想要吃奶的动作,其实就类似我们想喝一杯水时的表现。伸手-握紧-送嘴-张嘴-伸舌-吸-吞-咽,孩子也是如此,当孩子开始有明显的手部动作并且趋向嘴,伸舌时,或者就在表示,妈妈我想吃点什么。所以,当孩子的手指握紧紧靠胸腹,嘴巴做出吸吮张开闭合的动作,伸舌头去寻乳等,都可以尝试喂奶。而当孩子身体放松伸直在身旁,手掌张开,伸直推开照护者的时候,就表示他等一会儿才需要喂养。有些情况下,孩子也会自己吃手以自我安抚,如果他的情绪稳定,不喂奶也可,因为吃手本身也是孩子运动的一部分,也说明孩子身体控制的本领在持续提升。我们看着孩子成长,也体会着自己的成长,并因着自己的成长带给孩子更丰富的体验。母乳哺育可以改变世界母乳哺育也在给世界带来大大的益处。母乳是女人身体的无限资源,当遇到天灾人祸时候,当我们无法保证干净的水源和食物供给的时候,每个拥有正常脑垂体和胸部的女性,都可以在孩子的吸吮刺激下产生乳汁。只要吸吮在,我们不会担心母乳会干涸,会没有奶。而每一位正在哺乳的母亲,都在为在大范围遭遇资源危机的地球,做着自己重要的贡献。每个哺乳母亲都在改变世界。相信每一个孕育中的哺乳中的女人,都能在这个过程里看见自己无限的力量,成就自己,也成就世界。试试看,去相信本能的力量,去遵从本能的呼唤,也许你会看到一个不同于其他人所描述的世界,看到自己身体里蕴藏的无限的能量。Jack·Newman医生说过,想喂母乳需要三个要素:正常的脑垂体,正常接收刺激的乳房,和想喂母乳的信心。生孩子都可以了,还有什么做不到的,相信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