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哭声中的学问
时间:2015-07-27 00:58:41
阅读数:1062
作为新手父母,宝宝的出生带给我们欣喜快乐的同时,我们所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如何知道宝宝每时每刻的不同需要,这个很容易让多数的新手父母产生挫败感,觉得自己不是一个称职的父母。
其实你只要放轻松,你的宝宝会帮助你的。研究人员曾认为,婴儿在育儿过程中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现在我们知道,宝宝会主动的指导父母的反应。宝宝天生就会通过自身的行为如高声尖叫,大哭等像磁石一样将父母吸引过去。比较明显的如哭泣、微笑或者抓住你不放,当然还有一些就比较隐蔽,需要爸爸妈妈们和其他照护人用心发现,比如眼神交流和肢体语言。所有父母,尤其是母亲,天生就有判断和回应宝宝这些行为的直觉。母亲和宝宝就如同接收装置和发射装置,通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就能到到无障碍交流。至于磨合期的长短,则因人而异。有些宝宝发出的信号似乎更加明确,而有些父母更善于理解这些信号。但是不论时间长短,父母与宝宝最后都能达到相互理解的程度。如果你细心观察,时时回应,就能找到更多线索,有更多可以尝试的方向,这个目标就可能会更快的实现。即使偶尔你也会做出错误的回应,比如你以为宝宝饿了,就开始喂他,其实他只是想让你抱抱,即使这样的回应,也比没有回应好,只要你在回应他,就是在鼓励他和你一起努力,直到你准确理解他的意思。
在人类小的时候,他的身体还没有协调能力,自己无法做任何事情,他通常只能用哭声来表述,哭声没有很好得到回应的宝宝并不一定会变成一个“好”孩子,虽然他可能安静下来,但那也许只是因为他灰心丧气。而一个常有哭泣的孩子,也并不一定就是“坏”孩子,他可能只是在等待与你交流,而且一直没有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