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CLC
  • 登录/注册
  • 关于我们
  • 认证查询
  • 知识观点
  • 新闻中心
  • 书籍工具
  • 专业课程
  • 首页
  • 孕 Pregnancy
    • 专题讲座整理录
    • 泌乳顾问执业相关
  • 产 Delivery
  • 哺 Breastfeeding
    • 母乳妈妈预备营
    • 母乳辣妈养成营
    • 职场妈妈女神营
    • 科学离乳不慌忙
  • 育 Raising
    • 新手妈妈训练营
    • 添加辅食有章法
    • 育儿烦恼理理清
  • 教 Education
热门商品

资讯热点
  • 如何成为IBCLC?
  • 就缺你了,只需5分钟,快来参加2019母乳哺育调查!
  • 《泌乳顾问考试综合复习》(第四版)首批读者告知书

热门知识
  • 乳房的反向按压讲解视频
  • 用对吸奶器 4要YES 4不要NO
  • 这些食物会回奶?韭菜大麦燕麦薄荷……

泌乳顾问告诉你:乳头疼痛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念珠菌感染

时间:2017-09-25 17:21:53 阅读数:1646

作者:

金喆君  懿英教育认证讲师

国际认证泌乳顾问IBCLC

 

当母乳妈妈发生哺乳疼痛....

 乳房发生念珠菌感染也是哺乳疼痛的常见原因。

 这种疼痛和单纯因为含乳或吸吮不良带来的疼痛有所区别:

1、妈妈通常会感到乳房灼热或抽痛。

2、疼痛在哺乳之后持续较久,并可能比哺乳时更严重;或者哺乳时不疼痛,结束哺乳时才开始疼痛。

3、有的还会波及背部和肩膀,或夜晚时疼痛更明显。

 

如果你的乳房有这样的疼痛,并同时伴有以下状况中的某一条,那么疼痛的原因之一可能就是念珠菌感染:

1、乳晕皮肤红而亮、脱皮

2、这段时间宝宝发生鹅口疮或尿布疹

3、这段时间自己或家人发生念珠感染(如念珠菌阴道炎)

4、这段时间自己或宝宝使用过抗生素

5、这段时间身体很疲劳,免疫力较差

6、对乳头进行过度清洁(比如经常用肥皂水清洁)

7、较常使用奶瓶奶嘴(含安抚奶嘴)

 

需要注意的是,当乳晕乳头破损时,念珠菌感染更容易发生,所以让宝宝更好地含乳非常重要。[1]

 

认识念珠菌感染

念珠菌属于真菌,最常见的是白色念珠菌,它是人类肠道常见的组成菌落之一,也是皮肤和泌尿生殖系统中的一种共生菌。在一些状况下,如正常菌群失调、免疫力较低,就容易发生念珠菌感染。

 

治疗方法整理

1、资料上显示,有些医生或哺乳指导会建议使用紫药水[2],因为它能迅速缓解疼痛。方法是:用棉棒沾紫药水涂抹患处,每天一次,持续4到7天,或是持续至没有疼痛后4天。鹅口疮的宝宝在涂抹后哺乳,也能让母亲获得同步治疗。需要注意的是,G6PD缺乏症(蚕豆病)的宝宝不能使用紫药水。但在中国大陆地区,用紫药水治疗念珠菌感染并不常见。

 

2、由医生处方获得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氟康唑可以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来进行全身性的抗真菌治疗,也可将含有氟康唑的药膏涂在感染部分。使用氟康唑仍旧可以哺乳,对有鹅口疮的宝宝,氟康唑也是常用药物。如何服药请遵医嘱。

 

(根据杰克·纽曼医生的建议,妈妈服用氟康唑第一剂的剂量是400mg,接下来每天服用两次,每次100mg,一直服用到感觉不到疼痛的2个星期之后,通常至少服用2个星期。[3] )

 

3、念珠菌带来的疼痛症状可通过服用非处方止疼药来缓解(常见如:对乙酰氨基酚),服药可继续哺乳。[4]

 

4、一些文献中提及益生菌粉末可能有助于降低念珠菌过度生长的风险[5],可尝试以抗生素粉末混合少量母乳涂抹婴儿口腔。[6]

 

还需要注意的方面有:

1、若使用奶瓶奶嘴或其他与婴儿口腔或乳房接触的物品,在使用后需要做到清洗、消毒和干燥,并在干燥通风的地方保存,因为念珠菌喜爱闷热潮湿的环境。

 

2、家人都需要保持个人卫生,包括如厕前后洗手,回家先洗手,及时更换衣物等。

 

3、调节心情,在哺育间隙尽可能休息,选择均衡有营养的饮食,适当进行身体锻炼,这些对提升免疫能力都很有帮助。

 

听听一线皮肤科医生怎么说:

为此我们也特别请教了皮肤科医生杨希川教授,非常感谢他对“哺乳期母亲念珠菌感染如何诊断和治疗”这一提问的回复,我们将他的回复简单整理如下:

 

1、关于诊断:

医生一般不要求做真菌培养,因为正常皮肤或非感染性疾病真菌培养也会出现阳性,所以不能作为特异性诊断指标,只能作为参考。目前仍旧是通过临床症状和体征来判断。真菌感染虽和细菌感染不同,但因为缺乏可靠敏感的监测指标,确诊的确有挑战性;

 

2、关于治疗:

若单纯为外部感染,只需外用抗真菌药膏,如咪康唑、益康唑乳膏;

若伴随乳头皲裂可用莫匹罗星软膏来治疗和预防继发细菌感染(每次哺乳前清除药膏);

若伴随乳腺感染,则需口服氟康唑,服药一般不需停止哺乳。

 

最后的小结

症状:念珠菌感染可能造成乳房的红、痒、抽痛或灼热感;

治疗:念珠菌是一种真菌,可使用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

预防和恢复:

1、注意相关用品和个人卫生

2、避免滥用抗生素来减少感染

3、调整心情,合理饮食和休息,提升自身免疫力也可帮助感染恢复及减少感染。

 

参考资料:

[1] 杨诚嘉,台湾母乳哺育联合学会《哺乳常见乳房问题》,2013,11;

Cheryl Taylor,CBE,《The Identification and Treatment of Thrush》,2014,2:

http://drjaygordon.com/breastfeeding/thrush.html

[2] Written and Revised by Jack Newman MD, FRCPC, IBCLC and Edith Kernerman IBCLC, 2008, 2009:

http://www.breastfeedinginc.ca/content.php?pagename=doc-CP

[3] Written and Revised by Jack Newman, MD, FRCPC, 2009© Revised by Edith Kernerman, IBCLC, 2009©:

[4]http://www.breastfeedinginc.ca/content.php?pagename=doc-Fluc

陈昭惠,台中荣民总医院《乳房真菌感染》,2002,3:

http://www.vghtc.gov.tw/GipOpenWeb/wSite/ct?xItem=56008&ctNode=47786&mp=5990

[5] Drisko 2003,Probiotics in health maintenance and disease prevention: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12777160

Payne 2003,In vitro studies on colonization resistance of the human gut microbiota to Candida albicans and the effects of tetracycline and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LPK: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term=Payne+2003+Probiotics

Kopp-Hoolihan 2001,Prophylactic and therapeutic uses of probiotics: a review: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term=Probiotics%20Kopp-Hoolihan%202001

Lykova 2000,Disruption of microbiocenosis of the large intestine and the immune and interferon status in children with bacterial complications of acute viral infections of the respiratory tract and their correction by high doses of bifidumbacterin forte;

The antibacterial resistance of the strains making up the components of probiotic preparations: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term=Probiotics%20Lykova%202000

[6] Kelly Bonyata,BS,IBCLC:http://kellymom.com/bf/concerns/child/preventing-thrush/


 


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

产后康复

懿英教育是专注于孕产哺育从业人员能力建设和咨询服务。2013年率先将国际认证泌乳顾问IBCLC概念引入中国,并在此后持续提提供泌乳支持、孕产照护、母婴芳香按摩、托育管理、儿童早期教育等专项技术咨询,为各类母婴健康机构,包括医院产科、新生儿科、乳腺科、妇保所等科室,以及公共卫生保健中心、母婴健康服务中心等输送专业人才。

地址:上海浦东新区金吉路778号1幢216室

课程咨询:4008566331

新浪微博:@懿英YIYN

婴幼儿抚触 关注公众号
IAIM 课程咨询

沪ICP备18017757-2号